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千古奇文《钱本草》---吴占夫

(2023-02-08 19:33:19)
标签:

美丽沧州

群艺荟萃

狮城老翁

分类: 书香沧州

读千古奇文《钱本草》

                   吴占夫

 

 《钱本草》系唐朝名臣张说(yue)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与语调撰著的一篇奇文。此文乃作者总结人生七十年之阅历,苦心孤诣而成,区区200余字便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

1-《钱本草》原文: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2-译文:

钱,味甜,性热有毒,却能预防衰老,驻容养颜。可以治疗饥饿

寒冷,解决困难,效果明显。可以有利国家,可以污损贤达,只是害怕清廉。贪婪之人服用以平为好,如果不平,则冷热不均,引发霍乱。这味药,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无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损伤。如果只积攒不发散,会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如果只发散不积攒,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一积攒一发散称为道,不把他当做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与适宜称为义,使用正当称为礼,接济大众称为仁,借还有期称为信,不用他伤害自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练此药,才可以长久地服用它,可以使人长寿。如果不这么服用,则会智力减弱精神损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3-欣赏:

 “本草”,即是药材,把钱作为药材来论述药理,不敢说后无来者,起码也是前无古人。张说首先给“钱”这种特殊的草药的药性定位为“味甘、大热、有毒”,准确生动,入木三分。“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言道出了钱的不可或缺,钱能让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保证人们的生存,所以“味甘”。但对钱的追求要有度,要讲道,超出了度和道,便会让人变得疯狂,挖空心思往钱钻,导致“大热”,成了金钱的奴隶。钱是有药性的,服过头便会产生副作用,会“中毒”,使一些贪婪的官员最终锒铛入狱,命断黄泉路,这印证了一位哲学家的话:“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张说接着分解钱的药理。小钱能“疗饥”,解人燃眉之急,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大钱则能“邦国”,让国家富强起来。钱能“污贤达”,但亦“畏清廉”,如果人人都能正气浩然、拒腐防变,钱害就不存在了。“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钱财多占者,最好将多余的钱财用于社会,否则祸害无穷,社会就不太平了。“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钱要取之有道,不能乱捞,不然神灵便要降罪下来。“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钱要会积攒,又要会花到实处,否则会有灾难至;如果只会花钱而不会挣钱,那就只有受贫困饥饿之份了。张说最后告诫世人,获取钱财要讲“道、德、义、礼、仁、信、智”,此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讲究“七术”的基础上获取的钱财就可以“久而服之,令人长寿”,不然就会“弱志伤神”。

4-作者简介: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不肯诬陷魏元忠,流放钦州。神龙革命后,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兵二部侍郎、中书侍郎,加任弘文馆学士。拜相后,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贬为尚书左丞,拜中书令,册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出任相州刺史,迁岳州刺史。在宰相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转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拜兵部尚书。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出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大学士,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脾气暴躁,生

性贪财,遭到弹劾,罢官致仕。起为右丞相,累迁左丞相

 开元十八年(730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获赠太师,谥号文贞。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成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注:历史公认的四大千古奇文是:钱本草、寒窑赋、诫子书、驭人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