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宗乡韵》发表我文《刘海传奇》(历史演义)---作者:吴占夫

(2022-09-03 09:02:24)
标签:

美丽沧州

群艺荟萃

狮城老翁

分类: 文学写作交流

     《文宗乡韵》发表我文《刘海传奇》(历史演义)

                    作者: 吴占夫

 


《文宗乡韵》发表我文《刘海传奇》(历史演义)---作者:吴占夫

正文文字:

 

“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

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

福泉之水撒人间,行走步步撒金钱。

一变十来百变千,有福有财都是仙。”

这是流传在“道教祖籍”户县人民中关于财神刘海的传统民谣。京剧、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中刘海的故事,广传民间,影响深远。

 古时,湖南常德武陵,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山上,住着一个姑娘,叫胡秀英,长得特别美,人们称她“胡半仙”,也有人猜测她是狐狸精变的,刘海不相信:“天天打柴看到她,明明是人,怎么会是狐狸精?”胡秀英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执意要嫁给刘海。但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回到家,刘海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于是,刘海去鸡鹅巷置办结婚用的东西。鸡鹅巷旁边有一户姓罗的财主,手下有十八个护院打手。罗财主听说刘海要和胡秀英成婚,遂起歹心,带领一伙打手要抢走胡秀英。刘海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与罗财主的打手拼打。最终战胜了罗财主及其众打手。

 刘海的这段传说,历史上有原型。《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记载:刘海原名刘强,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生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三月,建武二年六月被封为皇太子,其母郭圣皇后(今河北藁城市刘海庄人)。刘强自幼聪明,在母亲教导下熟读儒家经典。从13岁开始习兵学武,跟随大将马武学习骑马射箭。他崇拜先祖汉武帝刘彻安国定邦、拓土扩疆,常要求到前线杀敌立功。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偃武修文,以柔道治国,刘强的治国思想和和抱负被压制。建武十七年,母后郭圣通被废,刘秀封前妻阴丽华为皇后。太傅郅恽劝刘强“引衍让位,退奉母氏”。刘秀准其刘强辞位,并召集公卿表彰刘强的礼让行为,封刘强为“东海王”。随后,阴皇后之子、刘强的异母弟刘庄被封为太子。太子更替,没有流血和动乱,使刘强博得盛誉。从此,他潜心研读老、儒、礼及刚传入中国的佛教,辅佐朝廷兴修水利,为东汉帝国战后恢复农业生产、地方机构改革和土地丈量、人口普查等做了很多深得民心的工作。特别是,他恭谦礼让、倡俭不欲、劝善励俗,乐善好施、尊老爱幼的品德,不仅受到地方人民的爱戴和敬颂,也受到皇帝刘秀的赞扬和嘉励。

    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光武帝驾崩,文武大臣中不少人提出让刘强趁机夺回太子位登基为帝。刘强不但不采纳,还劝说众人扶其弟刘庄称帝。汉明帝刘庄感其恩德,与刘强共致丧事。但在灵堂上,主持丧事的太尉赵熹却横剑指责刘强“杂止同席(和刘庄并列),宪章无序,不分尊卑”,欲治其罪。经其舅舅说情,才得以幸免。刘庄的同母弟弟山阳王刘荆见有隙可乘,派人冒充舅舅家奴,将一封谋反秘函送交刘强。刘强马上将来人和信函送至汉明帝,后来,这一事情败露。汉明帝将刘荆赶出京都。

    回到封地的刘强为向朝廷示弱,从此装病称疾。汉明帝派太医、方士、道士以探望为名前去侦查,得到印证后,刘强才得以自安。刘强愈发看破红尘,从“损”“益”两卦的“损之极”才能“有所益”,受到启示,又从佛祖出家前曾是印度净梵王的太子,联想到自己的特殊身世和处境,于永平元年(公元58年),刘强给汉明帝写了一封信,称自己重病将“死”。汉明帝刘庄“览书悲恸”,以帝礼厚葬。但又指示:“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因此,当地盗墓贼在盗墓时“直骂娘”,因墓中既无财宝,也无尸骨,竟是一座空墓。

    刘强从汉朝户口薄上消失了,刘强生母郭圣通的家乡今河北藁城刘海庄一带,却出现了一个和刘强相貌一模一样名叫“刘海”的人。原来,刘强并没死,他为躲避宫廷恶斗的杀身之祸,改头换面再现人间。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把脑门上的一缕头发遮盖脸面,游荡四方城乡,以助人为乐,度过一生。把一缕整齐的短发垂在前额的发式,深受妇女和儿童喜爱,流传下来,其发形名称“刘海儿”,至今仍有些青年人喜欢。

    20092月的一天,河北藁城刘海庄“刘海庙”“刘海寺”原址各出土了一块石碑,一碑题字:“汉朝刘海大仙”。另一碑题字:“大汉刘海遗迹处”。

    文物专家认为,出土的两座石碑,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是研究刘海庄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藁城刘海的传说”于201310月,列入河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