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阅读-网络订阅号登载沧州作家-第六期张春景花甲之味

(2021-12-11 10:10:49)
标签:

美丽沧州

群艺荟萃

狮城老翁

分类: 书香沧州

推荐阅读-网络订阅号登载

沧州作家-第六期

张春景

          花甲之味

 时值深秋,若步入花甲之岁,把文字、色彩、音符种种想象和创作的碎片归拢,似乎在整理出生命的重量,分享予熟悉或陌生之人。仿佛见过一些人,天生的纯善、通透且干净,若兰,擦肩而过便清香袭人。恰好,诗人顾城先生说:“风在结它的叶,草在结它的籽,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或许在起风的清晨,倘有雨中落日的境况,甚或一束花开了很久并不知晓。但那些时光,终究会成为一种记忆。恍然间明了,人生至处,总是一边海水、一边火焰,不会同时凉热,所以,跟时光携行、与天地对话间,当由心而字,怦然成词,既是大成。似在回首来路,平凡闲淡多于光彩,坎坷曲折多于顺遂。苦和累是必然,笑过,有时亦掺杂着沙哑的叹息。每每面对努力,退却,失败,成功,惶惶不可终日,总想在酸甜苦辣中一一浸泡过,方觉妥贴,或许这才叫做日子。心间有一汪水,曾风云激荡,波涛汹涌;而今已潭面无波,如镜未磨,一切趋于散淡,如秋水之沉,微波不起了。春阳也好,秋风也罢,夏雨也好,冬雪也罢。看惯了天边云之卷舒,见惯了庭前花之开谢,便不再懵懂,世俗中的种种荒诞,官场上的种种不屑,避不开却又粘不上,说超脱未脱净,说合流竟未同。虽不能做个大德贤人,但也绝非俗子草芥。心里面总还留着那一份自以为是的文人清高。故,文者轻其狂,仕人谓之痴。

    红尘若许年!不妨端坐僻静一角,默默注视着一星一点一人一物,看那风物如何落脚。真正懂得世间万物的因果,方才得到内心明亮。心一旦静寂下来,就自然闻到了香气。常常想,我有一半像那墙上芦苇,随风摇曳,既不像小城的宠儿骄子,也不是自然的根脉,不经意被包容的、宽博的文学所收留,把我无根的状态和焦虑,冥冥之中的自卑、懦弱以及与人隔绝的孤独甚至虚望,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安放,妥妥地似乎不再游离,已然,成为相伴一生的好和趣。

    可见,一位作家乃至作品的深度,是由穿透作家心灵痛苦的深度所决定的,我自认还很浅显甚至若沙滩之水,清澈见底,仿佛脚踩过的痕迹依然在尔。  

    鲍尔吉•原野在谈幽默时曾这样以为:自然界的植物柔软、坚韧,在风中作舞。动其所动,静其所静,一切显得很自然。所以我们见到那些自然而然的人,自然领会他的自然来自自然,被人称为幽默。做人要豁达、清爽、高格,方有益心境完整。文人永远不可能洞明世事,是因了那份梦幻和慈悲心。年轻时在情绪和习性的浪潮中折腾过,也不自知,又回头看,全然无明。及至度过暗色的岁月,癫狂的时日,又奈何生在何时?也庆幸每每多遇贵人。记得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也悟读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悲愤,更理解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箴言。但所有这一切,都将随着六十岁的到来而渐行渐远或渐彻渐悟:这朗朗乾坤之间哪来捷径!   

    含饴弄孙的时光,总是躲不过那让人过目不忘的眼神,童子传递给我的是纯粹、真实、善良和温暖,清澈见底的心灵和纯粹美好的眼眸,在大人的世界里,每一个内心充满大爱的人,也一定饱含俗世温热与真诚,也自带无私与自省的踪迹。这条踪迹,是他们给予身边所有关系最好的凭证与礼物。在这里,爱若视为清泉,它一定是可以浇灌田地,滋养福祉和喜悦的种子,并任其生长。若干年后,或许我们都老去了,曾经的温暖和善良,当你回望、收获一切时,会为曾经种下良善的种子发芽茁壮感到一丝欣慰和满意。   

    亦望我辈此生悟懂悲喜、遍尝酸咸,学会臣服(不仅仅是人,更多的是世间万物),向一切鞠躬答谢,如草原的坦荡仁慈宽厚一样,仁爱、豁达、不失气度与高远辽阔。试问,如果你是一只蚌,你愿意受尽一生苦楚而凝结为一粒珍珠,还是不去修为,宁愿舒舒服服活着?人生的选择和契机多多,答语尽在不言。   

    及至花甲,方可言开始了享受人生。也许是一次超脱的旅行,还是再度睿智的历练,或是一个轻松的聚合,只要随心而动真情聚在便不枉了来回,恰簑笠老翁驭一叶求生之扁舟,沿一条小河漂泊,飘流,漂荡……   

    田间的向日葵在露珠的衬映里展开一脸的喜悦,这欢喜心竟如此地开朗,把天地的气息全蕴其间了。艾青老人曾言:在山河里行走,你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热爱这片土地。   

    正是好晌,我又背起行囊,即将远行。

 

作者简介:

 推荐阅读-网络订阅号登载沧州作家-第六期张春景花甲之味

 

张春景,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发于《文学报》《鸭绿江》《中华文学》等报刊,出版专著六部。有作品获“书城杯”第三届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