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斗巫峡盗(短篇小说)---吴占夫

(2021-01-19 17:15:27)
标签:

美丽沧州

群艺荟萃

狮城老翁

分类: 文学写作交流


三斗巫峡盗(短篇小说)---吴占夫

         三斗巫峡盗 (短篇小说)

                 吴占夫

    清朝中叶,川东万州有家“顺发”米行,老板叫郑沧海。郑沧海祖籍是沧州郑家屯村人,自幼习武,有一身好功夫。那天,郑沧海带着一队粮船,过长江来到巫山登龙街米市。趁船卸米的工夫,他来到了南山观的理发店。理发店对面是巫山有名的钱庄,理发店其实是钱庄老板的耳目。郑沧海刚坐下,师傅就派徒儿替他揭开长辫,细梳轻洗。

              •(一)•

  郑沧海理发时,钱庄外有两个童子打架。只见一个童子拿盆子捧着桐油,一个童子拿笆斗捧着石灰,这两个童子在店外相撞,桐油和石灰泼在石块铺就的路面上。两童子你揪我扭,各不相让,要对方赔偿。有好心的过路人,见两童子闹得不可开交,就分别给了些碎银,把他们打发走了。

  郑沧海见此情景,顿时“哈哈哈”连笑三声。理发店的师傅觉得奇怪,忙问:“老板,你笑什么?”他笑而不答。师傅忙让徒弟走开,亲自为郑沧海剪头,并示意旁人离开。郑沧海见店里别无他人,就说:“今夜三更,对面的钱庄要出事了。”理发师傅见他仪表堂堂,出言不凡,料定是江湖中人,不敢迟延,连忙密报了钱庄老板。钱庄老板一听大惊失色,急忙过来拜会郑沧海。

  一见面,老板便向郑沧海施以大礼,邀请他到钱庄客厅坐下后,又是敬烟,又是上茶,备好丰盛午宴,恭恭敬敬地向郑沧海求教:“先生!刚才说小店将要出事,请告其详。”

  郑沧海见老板如此厚待,有心相救,便说:“用桐油石灰拌和后泼在路面上,那痕迹即使下大雨也冲不掉,那是江湖黑道选定作案目标的标志,今夜钱庄必遭巫峡强盗洗劫!”钱庄老板听罢大惊失色,哀求郑沧海告诉破贼良策。

  在钱庄老板的陪同下,郑沧海察看了钱庄里面的情况,货库在正堂西屋,金银财宝在正堂东屋。郑沧海对老板说:“今晚你放心睡觉,只需在正堂里安排两桌酒席,每桌桌角放一百两银子。”钱庄老板连声答应,逐一照办。

  天色已晚,老板躲在后堂偷听前厅动静。郑沧海坐在正厅两桌之间,假装睏意打盹。

  当夜月黑风高,约莫三更时分,郑沧海听见屋上一阵瓦响,知是巫峡强盗来了。果然,一会儿正梁上瓦被揭开,一个贼人口衔五寸尖刀,从屋梁上倒悬着向下看。贼人见堂屋里摆着两桌酒席,桌角上放着包裹,旁边一个中年汉子在打盹,便从梁上翻了个跟斗,悄无声息地头先着了地,随即一个鹞子翻身,脚便落地。那贼人没走几步,郑沧海抬起手指,对着他当胸一点,那人便像一尊雕塑,僵立不动了。接着,屋上的贼人像一窝老鼠,后面的人用手抓住前面人的脚,从揭开屋瓦的梁上倒挂下来,一共下来了十三个。

  郑沧海真是一流的雕塑家,他施展点穴功,那些贼人一个个都像泥塑木雕似的,或站或倚或坐或蹲或睡或趴,全都不动了。最后下来的是巫峡贼首,名叫“一阵风”。他见下边的十四个弟兄,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倒悬在屋梁上向下探望。他这一望,顿时呆住:“不好,遇到高手了!

  一阵风从梁上下来,对着郑沧海翻身便拜:“请问先生尊姓大名?”郑沧海起身让座:“在下郑沧海,乃万州人氏,以米行为生。”一阵风拱拱手:“久仰,久仰!”两人相互让座。郑沧海又施展解穴功,十四个贼人逐一醒来。

  郑沧海邀一阵风上座,其余弟兄分两桌坐下。一阵风双手抱拳,打起了招呼:“今夜对郑大侠多有冒犯,万望恕罪!”郑沧海说:“弟兄们半夜前来辛苦了,在下略备水酒洗尘,不成敬意。另备纹银二百两,奉送众兄弟,以表在下心意。”众贼痛饮一顿,又得了银子,个个满心欢喜。临别时,一阵风邀请郑沧海,三日内到巫峡神女峰相聚。郑沧海欣然答应。

  众贼走后,钱庄老板从后堂走出来,对着邓郑沧海千拜万谢。郑沧海说:“贼人邀我去巫峡相聚,其实我去也死,不去也死。若是七日后我还不归,请老板安排米船回万州,并告知我的家人。”老板闻言既伤感又愧疚,对郑沧海托付之事满口答应。

             •(二)•

  第二天,郑沧海手执雨伞来到巫峡,只见神女峰隐藏在烟波浩渺的江对岸,若隐若现,神秘莫测。长江和神女峰之间水天茫茫,既无桥梁又无舟楫。凭郑沧海的本事,要想过江尚差一点火候。郑沧海正在江边徘徊,忽然从前面的小树林里奔来一个十岁小童,那小童在郑沧海面前,慢悠悠地拾那地上的瓦片,然后将那瓦片扔向江中。瓦片落入江中时,竟连成一条看不见的线,像一条条小船,“嗤嗤嗤”地紧贴着江面飞往对岸。郑沧海借着风将伞撑起,脚踩小童漂在水面的瓦片,飞到了对岸一阵风的山寨。到了那里,只见寨门紧闭,门外分两排站立着手执钢刀的壮汉,挡住去路。郑沧海毫无惧色,迎上前去,施展“铁沙掌”,以手击刀,刀纷纷落地,“啷当啷”响声一片。随后,一阵风传话请郑沧海入寨。但是寨门却用两块千余斤的大石头挡着。

  不过,这难不住郑沧海。说起他的神力,还有段小故事。一次,郑沧海从万州到云阳,想坐独轮车,问车夫能否推得动他。车夫回答说:“万州到云阳,来去二百里,推两头二百斤的肥猪,不吃早饭可以打一个来回。”郑沧海也不言语,便往车上坐。那车夫试了几试,怎么也推不动,车轮陷进泥土里半尺多深。车夫说,可能下过雨,泥土烂,到路干的地方上车吧。车到了路干的地方,郑沧海又坐上了车,车夫使劲推车,黄豆大的汗珠直向下滚,车轮又陷下去半尺深,动也不动。车夫只顾用力,“喀嚓”一声,车轴断了,车夫这下才知道坐车人的厉害,连忙赔礼。郑沧海有如此功夫,眼下这寨门前的两块石头,又怎能难得住他?只见郑沧海用两手指轻轻一推,门就开了。众贼见了,惊得连连后退。

  见面寒暄已毕,一阵风便请郑沧海吃肉。那肉有二寸见方,烧得半生不熟。一阵风用五寸尖刀插着肉,“嗖”的一声,向郑沧海嘴上飞去。说时迟,那时快,郑沧海“咔”的一声咬住刀尖,将肉吞下,然后舌头用劲“啪”的一声,将嘴中的尖刀飞插在柱子上。郑沧海连吃了五块肉,放飞了五把飞刀,刀刀都插入柱子上。

  郑沧海有如此非凡的功夫,自然成了巫峡贼首一阵风的眼中钉、肉中刺。此人不除,今后怎能在这里称王称霸?于是,一阵风令手下用鱼网将郑沧海罩住,把他关在孤峰上的一座铁屋子里。这屋子的四周镶着铁板,屋顶上是间隔很小的六根石椽子,那石椽子比手臂还粗,离地面有一丈多高。铁屋子的四周已堆满了干柴,只等夜半时分,便要点燃柴垛,将郑沧海活活烧死。他若想逃命,必须要拿掉那六根石椽子。

  经过仔细思量,郑沧海准备用头撞断石椽子。原来,他还有一手令人称奇的头上功夫,叫“金钟罩”。一次,他去理发,剃头师傅夸其剃刀削铁如泥。郑沧海听在心里,等到理发时,他运起“金钟罩”功来,那头发根根倒竖,似铁钉一般。剃头师傅连换了五把刀,把把卷了刀刃,这才知道自己夸下海口,惹恼了郑沧海,连忙赔罪。郑沧海把剃头师傅把五把卷了口的剃刀抹平,这才能顺利地理起发来。

  此时情势紧急,为了逃出虎口,郑沧海不得已使出了以头击石的“金钟罩”功夫。只见他纵身一跃,头便碰到了屋顶,每跳一次就击落一根石椽子,六根石椽都断碎,他终于跳出了铁牢。

                •(三)•

  郑沧海逃到巫山钱庄,告别老板后就回到万州。他知道了巫峡强盗的厉害,是自己在理发店的连三笑声,惹了是非,差点掉了脑袋。从此,他潜心经营米行,不再多管闲事。

  然而,郑沧海虽然想息事宁人,一躲了事,可一阵风却不肯放过他。不过,一阵风是个精细之人,为摸清郑沧海的根底,他派了几个弟兄先去万州探访。

  这年九月,正是新米上市时,万州竹溪河口“顺发”米行码头上,突然来了一只卖米的大船。那船上的老大将五百多斤的铁锚用脚尖从船上挑起,轻轻地一踢,铁锚就像皮球一样抛到了半空中。这时,米行里的一个老仆人,正在码头边上劈木材,那铁锚往下落时,只见老仆人伸手轻轻一接,接住了铁锚,又将锚链绕到了码头的石柱上,这一番功夫,引得船上和岸上的人连声叫好。

  船老大走下船来,只见那位手接铁锚的老仆人正在劈木材,可他不是用刀劈,竟是在用手掌劈,旁边的柴已堆成了垛。再走到厨房时,看到一个小童在烧毛竹根,那小童不用刀砍,只是用手将毛竹根像撕香蕉一样,撕成一片片投入炉中。船老大看了,惊得直吐舌头,知道万州武术功底深厚,老老少少都有一手,郑沧海居住的地方不好对付。回去向一阵风禀报,要好好的练练,准备好了才能下手。而那船上人和米行谈粮食生意时,价格怎么也谈不拢,其实这船本来就是一阵风派来打探虚实的,又不是真的来做买卖。谈不拢就收锚开船,临行时船老大拱拱手,对米行的人说:“明年三月三,庙会再相见!

  米行的人,当天便把这事告诉了郑沧海。郑沧海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再争强好胜,还不知要惹下什么滔天大祸。这么一想,他心里有了主意。

  到次年三月三庙会这天,贼首一阵风果然带了六十多号人来到万州,准备血溅郑府。船刚靠岸,郑沧海暴病而死,已烧头七,棺材还未出殡。一阵风留下众人,自己乔装成和尚,穿着袈裟,备了些丧礼,前往郑府奔丧。到了郑府,果然唢呐哀鸣,钟罄呜咽,门厅内外孝幔高悬,桌椅都用白布裹缠,穿孝服的人进进出出,一片悲哀之声。一阵风在门外通报了姓名,自称是巫山回龙寺的和尚,是郑沧海的旧友前来吊唁。到了厅上,一阵风围着郑沧海的棺木走了一圈,嘴上假惺惺地哭道:“好兄长啊,贫僧来迟了!”说着伸出手来,使出隔山打牛的功夫,在棺材盖上轻轻一拍,棺材里那块裹着红被的长条石,顿时被震得粉碎。

  郑沧海躲过了这场劫难,从此隐姓埋名,与一阵风的纠纷画上了句号。郑沧海安分守己,不再显露武功,生活平静,专心经营米行。几年后,郑沧海所经营的,竟成了沟通川东川西的最大米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