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视的屈光手术治疗

(2008-12-10 10:57:37)
标签:

保健

美容

lasik

角膜

准分子激光

英国

杂谈

  近视的屈光手术治疗

  近视的手术治疗曾有巩膜缩短术、机械角膜磨削术、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手动板层角膜切除术(MLK)、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等,但均精度不高、预测性差,在我国尚未推广开展即已趋淘汰。此外,国外还在试用角膜基质环、镜片植入性眼内屈光矫治手术。

  目前临床主要开展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其中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PRK手术需先去除角膜上皮,然后用准分子激光消融角膜浅层基质,这样将同时去除了角膜前弹力层,易诱发角膜上皮增生、角膜组织修复反应、角膜雾样混浊,从而影响了手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这种影响在低度近视表现不明显,但在高度近视则预测性和稳定性明显下降,且手术后需点激素类眼药3~4个月,也容易产生青光眼等并发症。LASIK则先作一角膜板层切开,再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激光消融,然后将角膜板层原位复位,由于LASIK保持了角膜正常解剖状态,其预测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PRK,并且术后反应轻,回退小,恢复快,无角膜雾样混浊, 不用长期点药,是较PRK更为先进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正逐渐替代PRK成为我国屈光手术中为主的术式。至于近期开展的LASEK术则是先揭开角膜上皮,然后用准分子激光消融角膜浅层基质,有人认为这样诱发角膜上皮增生、角膜雾样混浊的程度会减轻,但术也同样去除了角膜前弹力层,实质上是PRK术的改型。

  对于屈光手术,不但手术前术者必须严格掌握的适应症,想作屈光性手术的人也应有充分了解手术适应范围与术前注意事项。

  (1)受术者年龄应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因为18岁以下眼睛尚处在发育阶段,屈光度还会发生变化;60岁以上可以在作白内障手术的同时用人工晶体矫正屈光不正。

  (2)屈光度数稳定在2年以上,尽量排除进行性近视。

  (1)矫正视力0.8以上,无其它眼病及眼科手术史。

  (2)身、心健康,无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病。

  (3)患者自愿接受治疗并能配合。

  (4)戴角膜接触镜者需脱镜两周以上再进行检查。

  术前还应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散瞳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厚度检查、主观验光、眼压测定、角膜知觉、泪液量及泪膜破裂时间等周密的检查,高度近视还要仔细检查眼底状况,镜片眼内植入性屈光矫治手术还应特别注意房角检查,如已决定行屈光性手术,应明确告诉受术者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屈光性手术毕竟是一种改变眼球原形态的手术,并且出现时间较短,需要不断发展、改善,如不是工作及特殊需要不能戴镜者,尽量不要急于考虑屈光性手术,应首选戴镜、宁晚勿早。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虽然手术过程快捷,痛苦小,但术后的自我调护对术后的恢复、手术的疗效、并发症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因术式不同,术后的护理亦有不同。

  (1)PRK术后术眼包封,1小时后有疼痛和异物感,有人有流泪及鼻塞现像属术后正常反应。部分人疼痛感较强,可服安定及去痛片,疼痛剧烈并逐渐加重应去手术医院检查,切勿自行打开包封与处理。术后第一天换药后应继续包封遮盖两天,疼痛会逐渐减轻至消失,如逐渐疼痛加重亦应及时到手术医院检查,术后第三天应到医院检查,拆除包封,无其他问题即可正常活动。LASIK术后仅有异物感或轻度疼痛,不用包封,戴透明眼罩1天,术后第一天应到医院检查,无其他问题即可正常活动,但应注意三个月内避免用力揉眼和打斗。我们曾遇1例术后1周就打篮球的患者,被对方手指戳入眼睛,结果角膜瓣被揭开,幸亏及时赶到医院进行复位,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

  (2)严格按医嘱于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定期复查。

  (3)术后开始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一般PRK用药半年左右,LASIK1个月以内,用药的时间、剂量、方法一定要严格按医嘱进行,每次复查按医嘱进行调整,切勿擅自停药、加用或改用;用药过程中发现眼胀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手术医院或就近医院检查眼压。

  (4)PRK术后一年内,由于上皮细胞的修复与增生以及上皮下组织伤口愈合反应,LASIK3个月内切口组织反应,屈光度数尚不稳定,也有部分人长期近视矫正不足,睫状肌调节功能弱,可能会出现部分远视、近视矫正不足、散光、眩光等现像,应耐心等待观察,切勿急于再次手术。

  (5)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屈光度,犹如戴了一副无形眼镜,对其他眼病均无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进行性近视、高度近视眼的患者,仍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准分子治疗近视

    据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至少有10亿多,对近视眼的研究已数百年。近年来对近视眼治疗争议最大的要数角膜激光手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政府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而美国的《眼科学》杂志也指出“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1/1000。”“手术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致使病人必须做眼角膜移植手术”。
    这些消息在我国也引起一片哗然,引发了关于“眼科激光手术安全性”的火热讨论。一些做过激光手术出现并发症者出来现身说法,一些媒体也报道,“15年前风行的近视眼手术因技术水平有限而留下后遗症,现纷纷返工”。一些医疗工作者出来反驳英国研究部门的说法,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其成功率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怎样?到底还该不该做这种手术?欢迎大家探讨。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
人们一般说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全称应该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包括三种术式:
(1)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简称PRK),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方法。目前认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远视及散光安全有效,但因其术后疼痛、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现较少使用。
(2)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这是目前主流术式。它在角膜瓣下的基质层切削,保持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可避免PRK的大多数并发症。特点是拓宽了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角膜不遗留斑翳。手术时,先用一种微型刀在角膜上切出一个带蒂的薄层角膜瓣,掀开此瓣,在瓣下行激光切削,然后将瓣复于原位。此可用于低、中、高度近视。LASIK也有角膜瓣带来的缺陷,即角膜瓣皱褶、移位、角膜瓣下上皮植入、散光以及过度切削,造成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等。对于角膜相对近视度数高而比较薄的患者,使用LASIK也受到限制,但对于角膜瓣足够厚的高度近视患者,还是首选LASIK好。
(3)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是PRK手术的改良术式。用激光或低浓度酒精浸泡角膜手术区,做成一个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上皮瓣下组织,当角膜上皮瓣复位后,依然要在其表面盖上一片隐形眼镜。LASEK手术后疼痛较PRK明显减轻,加上瓣薄,可以用于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瞳孔较大的患者。
LASEK无LASIK做角膜瓣的并发症,缩短了PRK手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轻了疼痛反应及角膜混浊(haze)的程度,但手术中角膜上皮瓣破损和水肿与PRK同,而且手术后视力恢复及屈光稳定速度比LASIK慢。因此主要适用于角膜较薄、职业特点容易发生眼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或其他不宜进行LASIK的患者。
    另外前不久,希腊医师Ioannis又率先提出Epi-LASIK的术式。认为Epi-LASIK能综合LASEK和LASIK手术的优点,较好地避免两者的不足,它利用旋转上皮刀在角膜上皮层“做活性上皮瓣”,厚度仅50多μm,而非像LASEK手术那样用酒精浸泡,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角膜厚度的同时,术后刺激症状也很小,发生角膜混浊(Haze)的机会比较PRK少,近视回退发生率低。

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做

   一般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考虑做眼准分子激光手术:年满18岁以上,有健康心理状态,有摘掉眼镜的愿望;眼部没有活动性眼病;最近两年近视度数比较稳定,每年加深不超过50度;如果配戴隐形眼镜,软性镜应摘去2周,硬性镜应摘去4周以上(可以换戴框架眼镜,才能做手术前检查);经过医生检查,眼部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假如是第二次手术,LASIK要间隔3~6个月,PRK要间隔1年;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有远、近视和散光的,也要间隔1年以上;全身无手术限制的疾病。

有下列情况的人不适宜做准分子激光手术:

患有眼的急性、活动性炎症,干眼症,眼睑闭合不全,青光眼,白内障,色素膜炎,视网膜脱离,缺血性眼病,单纯疱疹等病毒性眼病,及下列全身病如:糖尿病,胶原性疾病(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精神病服药者,艾滋病,有某些疾病影响伤口愈合者或虽符合手术条件但对手术有顾虑或期望值过高的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焦点首选仍然是戴眼镜

矫正近视的方法

  1.镜片矫正: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

  2.角膜屈光性手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

  3.眼内屈光手术:透明晶体摘除术、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应该指出的是,从安全、简便、经济、实用等因素考虑,眼科学界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说,目前矫正近视的首选方法仍然是配戴框架眼镜。如果患者准备选择准分子激光手术,那么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手术安全性了。
    客观地说,目前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与最早使用钻石刀进行的近视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手术相比,其安全性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历经10多年大量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在我国至今已经比较成熟。但任何手术的成功率都不可能是100%,就像隐形眼镜容易感染危害视力,而框架眼镜镜片破裂引起的外伤,也是失明的原因之一。对美国《眼科学》杂志文章指出的: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国内多数屈光手术专家持不同意见。当然,良好的手术设备,手术者熟练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还有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术高安全性的基础。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近视眼激光手术也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这些要经过一定时间观察,酌情二次手术;部分人可出现眩光,即夜间将一个光点看成光团、光晕,这可因术后角膜组织间轻微水肿反应或夜间瞳孔较大、其边缘与手术缘靠近有关,随手术后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圆锥角膜在有这种潜质或者手术后角膜过薄的人身上出现;因为注视目标不良,可能出现偏心切削,或因角膜表面水气漩的作用出现中心岛;PRK和LASEK手术后可能有角膜的混浊(Haze)以及长期点用对抗Haze的药物带来的激素性高眼压。LASIK则有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如瓣下异物、角膜瓣移位、溶解,散光有所增加,自觉眼睛干燥等。最严重的是手术眼角膜伤口的感染,虽然极少发生,却是可以致盲的直接原因,所以严格的手术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手术后也应定期检查眼睛,特别注意眼底黄斑区和周边视网膜的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术后严格用药和复查是重要环节

  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复查所致。所以这里特别要请医生注意,提醒病人注意术后事项。LASIK手术后1~2小时后一般眼睛会有酸涩流泪和异物感,两三小时后症状基本消失,倘若眼痛症状很明显,须注意区分是眼部皮肤痛还是眼球痛,如属于后者,应马上找眼科大夫处置,排除感染和角膜瓣移位的可能。手术当日有眼部症状时可闭目休息,不要随意摘掉透明眼罩,切忌用力挤眼,揉眼。次日到医院由医生摘掉透明眼罩并检查视力、角膜、屈光状态,然后在手术后3天、7天、1月、3月、半年、1年分别前去复查。尤其在术后早期,医生可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这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还要嘱咐患者,手术后一周内避免到烟尘较大场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眼部不要化妆,避免有水和细小颗粒入眼。不少人手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视力,但后来数天却视力有所波动,有的人视力则是逐渐恢复正常,大都两周较为稳定,最终恢复期3~6月。LASIK手术后,可以口服三天抗生素防止感染;还要点用抗生素眼液、激素眼液及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润滑和防干燥的眼液,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一个月内应少用近距离的精细目力(包括看电脑、电视)。手术后因屈光状态的改变,有人早期会感到视近困难,易疲劳,如果工作学习不能避免,则应多间隔、多眨眼、多休息,一般随时间推移症状逐渐消失。再者要注意一个月内不要游泳,切忌跳水和激烈对抗性运动,以免撞击眼部,造成眼外伤,角膜瓣移位甚至丢失。有眩光症状时,应等症状消失后再夜间驾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