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之心理问题
标签:
强迫症尼古拉斯·凯奇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英格丽.褒曼格雷戈里 |
最近看电影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甚至开始担心在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完所有优秀的电影,因为发现没看过的好电影实在太多。今晚又看完了两部有关心理学的电影《火柴男人》和《爱德华大夫》。《火柴男人》刚开始似乎有些平淡,结尾却锋回路转出人意料。主演尼古拉斯·凯奇把一个有强迫症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他总是会做一些无法控制的动作,开门需要数着123开三次,室外的光线会引发呼吸急促,情绪激动时就是一个洁僻嗜好者。当今社会,很多人处于长期压力状态下,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童年的不愉快和痛苦的回忆及过份追求完美都是强迫症触成的原因,其实我也受强迫症的困扰很多年。这部电影让人了解人性魅力所在。另一部《爱德华大夫》是导演希区柯克1944年的佳作,影片有典型的希区柯克式转折和悬念,和《火柴男人》相差整整半个世纪。其实两部电影没有什么可比性,但都用一个心理问题来灌穿整个剧情。《爱德华大夫》则更深入的进行心理解析,活像一本心理学的电影教科书,整个故事以精神分析为主线引导整个剧情,英格丽.褒曼和格雷戈里.派克两位主角的精彩演出为影片添色不少。片中的梦境片段由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设计,具有超现实意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