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怒江(2)——木棉花盛开的地方

(2010-02-24 16:05:41)
标签:

木棉

院落

瓦窑

缓坡

老窝

怒江

    2010年2月11日清晨8:00我们从昆明出发,一路狂奔,今晚我们必须赶到怒江州福贡县城。从昆明到福贡700多公里路,按以往进怒江的经验,无论如何都得深夜才能到达。沿途只有400多公里高速路,300多公里山路、沿江路,路窄、弯多,还有过水路面。

    当我们从大保高速转到瓦窑时,一条全新的2级路呈现在面前,限速60公里。那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兴奋不已。路向着山谷谷底延伸,没有太陡的坡,也没有太大的弯。我异常开心,因为不再需要翻越漕涧林场垭口过老窝到六库了。那段路会把你绕晕!

    80公里时速向六库进发。绕过一个山弯,怒江就在眼前。以前到了六库才看得见怒江,现在,还在保山境内就沿怒江往里走了。

    怒放的木棉花,火红一片张扬的开放在幽蓝的怒江边。

    木棉花开在低热河谷,在金沙江河谷最常见。在保山境内的芒宽怒江边也曾见到过,而怒江州境内只在离六库不远的澡堂会附近见过。

    今天,迎接我们进入怒江的却是这火红的木棉花。几十棵高大的木棉,错落有致的分散在江边的缓坡上,蓝天、白云、清幽的江水、红红的木棉、蜿蜒的小路、白色的院落.....

    道路的改变,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http://s2/middle/5cb2cfcdx805438ea4581&690                            这是2006年春节拍的,木棉树下就是澡堂会

 

 

http://s14/middle/5cb2cfcdx80544195b8dd&690                  这是2010年春节进怒江时拍的,下午4点多。那天,天很晴。

 

 

 

http://s6/middle/5cb2cfcdx80544e7d5475&690                 为了这片木棉,我们从怒江深处出来时在六库住了一夜。

        这是离开怒江前的上午,11点多拍的。天一直很阴,好不容易等到了那一缕阳光。

 

 

http://s11/middle/5cb2cfcdx80546186e5fa&690                                  笔直而坚挺的树干


 

http://s6/middle/5cb2cfcdx80546afcb7f5&690                                         依江而立

 

 

http://s16/middle/5cb2cfcdx805470cd5e0f&690                         走在这样的路上,会是怎样的心境?

 

 

http://s16/middle/5cb2cfcdx805478855abf&690                          红色掩映着的院落,不再陈旧。

 

 

http://s12/middle/5cb2cfcdx805487d9aedb&690                              木棉花守望着江边山崖上的古道

 

 

http://s14/middle/5cb2cfcdx805491fbebad&690                               这样的逶迤,你是否喜欢?

 

 

http://s14/middle/5cb2cfcdx80549a95dc0d&690                                      画里人家

 

http://s16/middle/5cb2cfcdx80549fe7bf5f&690

http://s8/middle/5cb2cfcdx8054a1cca747&690

http://s15/middle/5cb2cfcdx8054a36af0be&690

http://s2/middle/5cb2cfcdx733baa2b8471&690

http://s14/middle/5cb2cfcdx8054bd1669cd&690

http://s14/middle/5cb2cfcdx8054be89f36d&690                                  回望盛开木棉花的这片土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