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溪古韵(继善楼)
(2019-05-23 09:57:15)

1

2

3

4
明、清时期兴建的十六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质朴却又不失宏伟,百年古民居——继善楼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是客家建筑的一朵奇葩,石桥、溪水、民居、古树构成一幅秀美的客家田园风光画卷,先后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等荣誉称号。

5

6

7
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房间70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闻名遐迩。

8

9

10

11

12

13
继善楼是光宗耀祖的产物,是一座青砖白壁青瓦的两层夯筑杠子屋,这杠子屋有七杠。“七杠”即从宏观上看到屋子的七个屋脊。前后三进,中部为四合院式,通过回廊连接,屋子往两厢扩张。

14

15

16

17

18
桥溪古韵景区是可以体验客家原生态的民风民俗、了解客家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发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感受十里桥溪山水的迷人风光。

19

20
建筑样式是传统的,细节里却渗透了清末新兴的西洋风格,比如镂空的砖雕花窗的设计,比如屋前辟出空地,地基抬高,作为院落,用青绿色釉彩的凸腹花瓶状栏杆围起。

21

22

23
桥溪村是在广东梅州境内,最具贵族气息的村子。尽管对客家人在建筑上的用心早有耳闻,然而像桥溪村那样,历经战争和各种政治运动的破坏,建筑尤其内部精致的雕刻和绘画仍然被大量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难能可贵。

24

25
个中原因,不是破坏得不够彻底,时间造成的损伤在哪儿都一样,而是其资源的浩瀚,纵是最精华的部分已不复存在,因为本身的贵气,依然让人在余下的架子里觅得端倪。

26

27

28
除继善楼外,世德楼、宝善楼、世安居等建筑,也颇具规模,而且这些古民居多数都承载着一段华侨创业的故事。这些风格相似而又各具特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构成了桥溪村特有的人文景观。

33

34
有人的地方就有民居,桥溪村藏身于阴那山里的一个山谷,不象平原地带那样一马平川,仅有的一些平地就让给稻田和菜地了,聪明的山民们因势利导,顺着山势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形成了桥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或依山就势,或筑台傍水,错落有致,高高低低,各呈胜场,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更是一个绝妙的外景地,可以从不同角度摄取独特客家民居的神韵。

35

36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