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杭州湘湖
(2017-03-28 06:30:31)

1
杨时,字中立,学者称他龟山先生,将乐(今福建)人。北宋熙宁九年(1076)举进士,政和初任萧山县令。当时百姓苦于屡旱,要求城西1
km处的一片水田辟为湖。政和二年(1112),杨时“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建成了一个人工水库——湘湖。用湘湖的蓄水,灌溉9乡14万亩稻田。“水能蓄潦容干涧,旱足分流达九乡”这是后人对杨时关心农事的歌颂。

2

3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系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4

5

6

7
湘湖的前身,是由古海湾演变而成的一个潟湖。具体地
说,大约在四千年前,也即地质史上的全新世卷转虫海退之初,湘湖一带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浅海湾。因上承山洪,下纳海潮,海湾口逐渐淤积起大量的泥沙,于是海湾出现沙嘴,并不断地扩大延伸,终于海湾和外海的通道被堵塞,沙嘴之内成为一个潟湖。随后,湖水淡化,成为淡水湖。这个自然形成的淡水湖,称作“西城湖”,最早始载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8

9
10

11
在萧山城的西侧,黛色的群山中,荡漾着一片浩渺的碧水,犹如天宫遗落人间的一面宝镜,清澈而明净,清代诗人周起莘称之为“涵虚天镜落灵湖”,这就是湘湖。政和二年(1112),新任萧山县令杨时“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才在西城湖原址筑起了一个人工湖,实现了人民的夙愿。因其“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人谓景之胜若潇湘然”,遂称之为“湘湖”。

12

13
魏骥(1373-1471),字仲房,号南斋,又号斋。其故居在城厢镇桥下达魏家弄,出仕后,迁居万寿桥下街。
魏骥于明永乐三年中举人。次年,进京会试,中副榜,授松江府儒学训导。不久,魏骥奉调参与《永乐大典》的纂修工程。其后,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部、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

14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又字齐于、晴初,别号河右。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毛奇龄为萧山城东里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二十四年(1686)隐疾归里,专事著述。
毛奇龄通音韵学,善书画,山水、花卉,有创意到随笔之至,妙得天趣。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看竹图》轴,现藏日本大阪市美术馆,三十六年作《墨荷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馆。毛奇龄留有许多美术作品,被收藏于美术馆。

15
周易藻,字芹生,号璐琴,晚号遁叟,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清同治三年(1864),在他70岁时总纂写了《周氏宗谱》。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但中举之后,命不济人、仕途坎坷。他先后出任萧山县劝学所总董(县里管教育的主要官员)、萧山县立高等小学校(当时萧山县内的高等学府)校长。1921年,68岁的他在湘湖缸窑湾造两间平房,自题“辛庐”。住在“辛庐”里,天天外出,“架一叶扁舟,浏览湘湖,穷幽探隐,日夕始返。夜则检查水利诸书,摘录历年卷宗,参互考订”,足足花了6个月,终于编成了《萧山湘湖志》8卷,之后又续编1卷。

16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17

18
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19
孙学思,生平不可考,明代嘉靖年间人,为湘湖社区湖里孙氏族人。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孙姓中孙学思荣升中书舍人。嘉靖三十三年(1664),他为了便于湖西的孙氏与湖东的吴氏两姓往来,在湖上造了一座横穿湖面的跨湖桥。从此,湘湖被分为上湖(南湖),下湖(北湖)。
孙学思的建桥行动,从水利功用来讲,是具有不利影响的。民间就传有“孙学思筑湖堤,长害九乡水利”的民谣。

20

21

22

23

24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20公里,集湖光
湘湖旅游度假区
山色为一体,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中国百强旅游景区、中国休闲旅游目的地。

25

26

27
相对于西湖的人挤人,这里最大的感觉的确人很少。这里的花花草草的确很多,湖的周边都有很多古人的历史典故。范蠡真能跑啊,到哪都有他的足迹,无锡、苏州、杭州,连湘湖也不放过。湘湖形状类似椭圆形,但被一些小桥分割成好几块,感觉没有西湖大,但是很有逛头,不像西湖是靠苏堤、白堤和杨公堤分割。但是也有缺点,就是湘湖周边的超市、小卖部和饭店比较少。
旱足分流达九乡。
——《咏湘湖》

31

32

33

34

35
清代大诗人周起莘赞美湘湖是“涵虚天镜落灵湖”说它是如天宫落入凡间的宝镜。湘湖之美,首先在水,目前一期开放的景区以1.2平方公里为主体的湖域面积,风和日丽日子,登临湘湖越王城山,但见湖面似镜,蓝天白云倒映湖州,水草游鱼在云朵中穿行,感觉像是“湖水碧连天,上下都一色”,让人心旷神怡,也可乘船在湖中欣赏湘湖美景。

36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