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虎跑泉)

标签:
旅游南山镇江杂谈 |
分类: 江南园林 |


虎跑泉现泉眼在方池井中,水清洌,可烹茶。上有虎跑亭供游人休憩。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长青池”。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镇江知府程峋所书。

招隐山中也有一与杭州同名的 "虎跑泉",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泉水清澈,从水面到泉底将近3米深,水是活水,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虎跑泉为东晋时云游至此修炼的法安禅师所开。在泉池的后壁之上,有歇山顶矩形亭一座,名为"万古常清亭","常清"形容了虎跑泉的泉水之清。在虎跑泉左前方,有一片空地,是招隐寺大殿遗址。招隐寺相传是戴颙去世前,嘱咐他女儿"舍宅为寺"而成为寺庙的。




相传昭明太子初来招隐山时,饮水十分困难。有一天太子在山坡上漫步,突然间风声乍起,林间窜出一只斑斓猛虎。太子大吃一惊,急忙抽身躲避。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虎纵身扑过来落在太子脚边,前爪一阵猛刨留下一个深坑复又咆哮而去。刹那间坑内便有清泉汨汨涌出。太子大喜,遂名之曰“虎跑泉”。


选亭记















他在20岁时来到镇江招隐寺,见这里远离尘器,幽雅清静,是个读书的绝佳之地,便留下了下来,在此建了一座读书台,潜心读书。他移东宫藏书三万卷于招隐寺,把梁武帝派人送来的供他享用的几十车豪华物品婉言退回;把侍候他的宫女御乐全部打发回建康。身边的一个太监劝他将御乐留下。昭明太子吟起西晋诗人左思的著名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以此来表达自己潜心攻读编纂,不溺沉女色乐音之志。他只留下了八个太监随侍身旁。









山水清音池位于城市山林牌楼后东侧,建于2005年。“山水清音”取于梁昭明太子萧统“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诗意。水面2900平方米,池北筑有355平方米小岛,岛上建和畅轩、友子亭,东西两侧有清水桥、戴公桥与岸相连。池西有高情胜气轩,山坡遍植杜鹃、翠竹。池南筑湖石假山,桃花涧溪水经山石落入池中,水声悦耳。


前一篇:南山(书台遗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