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叶榕非常常见,只要走进华南的森林公园,即使里面再干净也很容易发现它的身影,通常都是多见毛茸茸果实挂在枝干上。冰早有记录,只是一直没把它的名字对应上,这回没有拍摄到多的图片,但总算找到了它的老家。感觉它的叶子变化很大、很不同,资料里专业术语是“叶型变异极大,在同一植株上的叶有全缘和分裂(有三裂、亦有五裂)的。”

资料:别称掌叶榕、佛掌榕、粗毛榕、三爪榕、三指佛掌榕、三指牛奶、三龙爪
、三爪龙、三爪毛桃、五指毛桃、五爪龙、土黄芪、山毛桃、毛桃树、火龙叶、大青叶、大叶牛奶子、
牛奶子、牛奶木、猪母奶及亚丫木等,为桑科榕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花托被金黄色长粗毛。叶卵形,长8-25厘米,全缘或3-5深裂,基出脉3-7条,花托球形,成对腋生。夏季开花,花紫色;雌花生于另一花序内具梗。瘦果。生于山谷、溪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根、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甘、微苦,温。健脾化湿,祛瘀消肿。治肺结核、气管炎、胃痛、水肿、闭经、产后瘀血、白带、乳汁稀少、乳腺炎、睾丸炎、风湿痛、跌打损伤。

这个冰猜测是扭肚藤果实,仅仅只看到一颗。扭肚藤因其善于治疗湿热腹痛泻痢,故名扭肚藤。


扭肚藤以前已经记录过它的花,这次又有了果实,也算圆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