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北京市初三各区语文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

(2017-06-05 15:45:26)
标签:

文言文

分类: 2017初三模拟题

2017年北京市初三各区语文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



资料由“北京一线语文教师联盟”张东兴老师上传。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2017 东城期末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化。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悔改。⑤物:人,百姓。⑥亚匹:同一类人。⑦管、萧:管仲、萧何。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       

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    释: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翻译:       

10.【乙】文中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的“识治”体现在哪里。(3分)

答:       

答案:

8.(1)治(1分)

2)释放,赦免(1

9.(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遗憾的。(2分)

2)善言善行哪怕再小,也不会不奖赏;为非作歹哪怕再轻,也不会不贬黜2分)

10.答案示例:希望后主能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知人善任,举荐了一批忠臣良将。(3分)

 

2017 西城期末】

阅读《活板》,完成第6-9题。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6.与“有奇字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天下缟        B.可以调      C.睿无北伐之志    D. 湍绿潭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持火炀之     就:        

2)刻之         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2分)

【链接材料】

20世纪80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

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  ①    ②  的特点。

答案:

6.C(2分)

7.答案示例:(1)就:靠近。  (2)旋:随即、立刻。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8.答案示例: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评分标准:3分。

9.答案示例:简易神速(快捷、效率高)、贮存方便、节约成本。

评分标准: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分。

 

2017 海淀期末】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5-8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管夷吾举于                士:              

2)入则无法家              拂: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7.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论述是全面的。第②段中,孟子强调,人担“大任”要经历   ①    

③段中,孟子强调,人只有经过主观努力,才可能带来 “    ②     ” “    ③    ” “    ④    ”的结果。(其中①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③④用原文回答)。(4分)

8.下面链接材料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

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

话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①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②厚币:厚礼。③委国为臣妾: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④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⑤平:讲和。

结局:    ①                       理解:     ②     

答案:

5.(1)狱官   (2)同“弼”,辅弼。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6.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共2分。意思对即可)

7.①磨难   ②然后能改(改)   ③而后作(作)  ④而后喻(喻)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第1空,意思对即可)

8.①答案示例:越国战胜吴国。(共1分。意思对即可)

  ②答案示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个国家常常会被灭亡。

(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7 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咨之 有先生也

 B.有所广                    不治将

C.行淑均                    险躁则不能冶 

 D.必能使阵和睦              

10下列词语中的”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节气        B.礼节 C.节操     D.节奏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翻译:         

12. 诸葛亮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中体现了他为政、为人、为学的智慧,说说你从中获得了

    哪些启示。3分)

    答:         

13下面的书法作品是岳飞手书《前出师表》。请结合链接材料中关于岳飞书写的背景介绍欣赏作品,从笔画、结构、章法、内在精神等方面任选其一,说说你的感受。2分)  

http://s6/bmiddle/0019VYulzy78d9GP7Dfc5&690 

    【链接材料】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注:①[谒武侯祠]拜谒诸葛亮的庙堂。

答:         

答案:

9. C(2分)

10.C(2分)

11.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2分,意思对即可)

12. 答案示例:①交良友②宁静③淡泊④节俭⑤为学须静⑥学须立志

   3分。答出一个启示给2分)

13. 答案示例:起笔工,收笔狂,表现出书者情绪的变化。(2分)

 

2017 丰台期末】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11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选自《将苑》)

注:①[逾]超过。 ②[旰]念ɡàn,晩;迟。③[俟]念sì,等待。④[虞]准备,防范。⑤[豫]预先;事先。 ⑥[虞]忧虑,忧患。⑦[虿]念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           

2不可以          师:     

8.下列各句中“于”“躬耕于南阳”中“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此谓燕巢于幕             D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论语·为政》中的一条语录。请结合【甲】文说说诸葛亮“敬事而信”的具体表现。(3分)

答:        

11. 【乙】文中提到“居安而不思危”,结合你读过的《出师表》全文和《三国演义》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后主刘禅“居安而不思危”。(3分)

答:        

答案:

7.(2分)(1)卑:身份低微  (2)师:出兵征伐

8.(2分)C

9.(2分)(我)因此感动振奋,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0.(3分)临危接受重任,接受先帝遗命,平定南方,上书陛下北伐中原(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1分,答出三点即可)

11.(3分)赏罚不明,亲近小人,贪图享乐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1分,答出三点即可)

 

2017 石景山期末A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810题。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酒数行,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暴虐如是,能无?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腊曰:“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者皆龌龊邪佞之徒。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朝廷得报,调习兵食,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此时当已大定,无足虑也。况西北二虏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中原不堪,必生内变。二虏闻之,亦将乘机而入。腹背受敌,虽有伊、吕,不能为之谋也。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皆曰:“善!”

遂部署其众千余人,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云集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选自《方腊起义》)

                  

注:①行: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②渔:掠夺。③轴:权要的地位。④龌龊:恶浊,不干净。⑤佞:用巧言奉承人,奸伪。⑥花石:指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奇花异石船只的编组。⑦尤所弗堪:特别不能令人忍受。⑧调习兵食:调集训练军队和调拨粮饷。⑨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指辽、西夏。⑩殆:近于。

8.解释下列语句中文言词语的意思。(2分)     

1徇蕲以东                       徇:      

2)能无愠乎                       愠: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      

2)民方苦于侵渔                   翻译:      

10阅读两段文字,说说陈涉与方腊的起义动员有何不同。4分)

    答:        

答案:

8.(1)攻占 (2)怨恨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9.(1)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2)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

(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

10.答案示例:

陈涉先指出徒属面临的绝境,进而指出起义是最佳选择,最后激励徒属的斗志,坚定他们的信心。方腊先揭露了北宋王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然后具体分析了起义的胜算很大。

(共4分。每个要点1分)

 

2017 石景山期末B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810题。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酒数行,腊起曰:“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织,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稍不如意,则鞭酷虐,至死弗恤,于汝甘乎?”皆曰:“不能!”

腊曰:“靡荡之余,又悉举而奉之仇雠。仇雠侵侮,则使子弟应之。子弟力弗能支,则谴责无所不至。然朝廷奉之不敢废,于汝安乎?”皆曰:“安有此理?”

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且声色、土木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

腊曰:“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江南列郡可一鼓下也。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皆曰:“善!”

遂部署其众千余人,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云集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选自《容斋逸史》)

注:①行: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②靡:浪费。③恤:怜悯。④雠:同“仇”,仇敌。⑤渔:掠夺。⑥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指辽、西夏。⑦花石:指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奇花异石船只的编组。⑧尤所弗堪:特别不能令人忍受。⑨殆:近于。

8.解释下列语句中文言词语的意思。(2分)     

1比至陈                         比:      

2)鞭笞酷虐                       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藉第令毋斩                     翻译:      

2)又悉举而奉之仇雠               翻译:      

10阅读两段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陈涉与方腊作起义动员时,在揭露封建王朝暴政上有何异同,并推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4分)

    答:        

答案:

8.(1)等到 (2)打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9.(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

  2)又全部拿去奉献给仇人

(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

10.答案示例:两人都强调统治者刑法严酷,方腊还列数北宋政权对外屈膝求和,对内残酷压榨,徭役、兵役繁重以及统治者穷奢极欲。

面临的处境不同。最能激发反抗勇气的,对陈涉等人而言是面临死亡绝境;对方腊的部众而言是民不聊生的现实和起义胜算大。

(共4分。“异同”2分,“原因”2分)

 

2017 通州期末】

阅读下面《核舟记》选段,完成第710题。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7.给段划线句子添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B.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C.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D.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8.第③段划线句“神情与苏、黄不属”中的“属”在这里解释为“   ①   ”。我们还学过含有“属”的文言文句子是“    ②    ”,在这句话中“属”的含义是   ③   。(3分)

9.文中鲁直“如有所语”。他在与东坡说些什么?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为两人设计一组对话。(2分)

鲁直:____________

东坡:____________

10.请你任选一角度为下面链接材料与《核舟记》选段设计一个能够进行比较的问题,并给出答案。(2分)

链接材料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问题: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

答案:

7.B(2分)

8.类似  示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共3分。每空1分)   

9.示例:鲁直:子瞻兄,你看书上记载的赤壁的位置,似乎与实地不符。

        东坡:确实如此,古人多有误记。

(共2分。想象合理、符合语境即可)

10.示例:问题:核舟雕刻者与鼠画作者的技艺精湛的表现有何不同?

         答案:一个是“奇巧”,一个是“逼真”。

(共2分。问题1分,在此基础上答案1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