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来一发奢侈品?我又不是土豪。既无装逼的钱,也无装逼的意愿。
不过我对奢侈的生活有自己的看法。
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如果在湛蓝的天空下仰望,沐浴华北平原直白艳丽的阳光,踩着大片金黄银杏树叶发出哗啦啦的脆响,在我看来这绝对是奢侈的一天。
烦人的项目进入尾声,终于从连日连月的焦躁和烦闷中解脱,去商场超市大采购,把邋遢生活时期想要买的东西都买齐,我认为那也是奢侈的一天。
阴冷的雨天雪天,守着家里满满的冰箱,炉子上炖着火热的汤锅,细心做点慢手菜肴,约上朋友三国杀几局,绝对是奢侈的一天。
凡是让我觉得无所担忧,畅快心情的日子,我都觉得奢侈。
爱马仕定义的奢侈:“拿出时间好好做事情,拥有自己当下的时间,分享自己宝贵的时间,或者把时间留给自己,并真实地考虑时间能给一件东西带来的,一如它赋予每个人的命运。那是一种浓度,一种机会,一种价值。如此才能开始为奢侈下定义。”
似乎跟我的理解一致呢。
近日跟萌酱开伙开得太好了,眼见他肚子又蹭蹭肥起来。自己做泡菜,卤肥肠,炖牛肉,炸鳕鱼,糖醋排骨蒜蓉虾,胃被极大地满足。每天晚上坐在沙发前,吃着水果看着美剧,都觉得日子不能腐败更多。
但一个人呆在家里的白天,我有别的小奢侈。
我跟萌酱都习惯朴素的生活,我不爱成天买买买,自然无需剁手(话说今日又到了各位“买买买”的大喜日子,相信加入剁手党的日子也不远),家里的东西能少就少。大抵因为我懒,懒得整理也懒得扔,无用的东西更是懒得记住放在哪里。所以从过往生活学到的经验就是,日常用品只选好的,不求量多。
以此为原则,我基本放弃了精油香薰。曾经也非常热爱学习精油知识,过去常看巫婆精油实验室,研究配方,熟悉品牌。但是一想到那么多瓶子我要怎么存放就彻底放弃。我以为我不会再染指香薰,直到我有了檀香。
下手之前做足了功课。学到的结论是,功课毛用都没有。知道“沉檀龙麝”如何,学习了怎么区分新山檀老山檀如何,没有实物根本学不会。我之前玩石头进而玩木头,看得越多了解越多以后,越发觉得石头容易木头难,香料则更难。简单来说,你以为市面上能买到的都是什么东西?
但是就像我研究宝石一样,研究香也得实践。自用的东西我一向谨慎,乱七八糟的香,也不知道是净化了空气还是弄污了空气。转了一年,看了很多老山檀香,无一例外假假假。是檀香没错,但都不是老山檀。
下手买进也是十分偶然。市面上很少檀香是老山檀,北京市面我见过很多手串佛珠,上来就是辣!开珠宝店的一个朋友进货拿来老山檀佛珠给我闻,也是新山。自觉木头香料水深似龙潭,兴致也减淡了。后来凑巧好伙伴找来了背景深厚的印度渠道供应原料,第一时间拿到佛珠和香。闻过后的感觉,那些低档的料就像是路边地摊卖的盗版书,你怎么可能还受得了那成篇的错别字!
檀香有新山老山之分,一般认为印度之外产地的都是新山檀。【这里不说随处可见的劣质檀香,香精泡出来的破木头】其区别简单搜索一下很容易获取,但理论上看起来容易,实际分辨确实需要有实物来比较。没闻过这两种檀香的话,恐怕也很难了解所谓的“辛辣”和“甘甜”。只要有对比,相信嗅觉不迟钝的话,不难分辨。新山味道强烈,辛辣,刺激。这种强烈的味道不是因为香味浓郁带来的,而是味道本身的属性。就像再淡的姜也是辛辣的。老山檀醇和,柔,浓郁时不俨,幽淡时不寡。一位香友跟我说,老山檀香乃是一股正气。形容地很妙!
来日本的时候,我行李快要爆掉。但还是坚持塞了几筒线香和盘香,香插。
日本有茶道,花道,香道。其中香道就是从中国古时品香习惯延伸出来的。大河剧《江姬》里面,江姬的母亲教三个女儿香道,用的是各种沉香。如今玩香的玩家,大多也是点这两种香。或沉或檀,或两者混合。沉香之味,不是很容易马上被接受,但是檀香的受众面则非常之广。当然前提是,用的是正宗的印度迈索尔正区老山檀。
每天下午,坐在地毯上,一边Mac
air看课件,一边写笔记抱着红茶取暖。点一支香,整个人安静又充满活力,精神饱满专注。檀香除了香料的属性,也是一味药。檀香之味,安抚神经紧张和焦虑,帮助放松,镇定,改善执迷的状态,带来祥和平静。檀香对胸腔感染,以及伴随着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的喉咙痛、干咳也有效果。当粘膜发炎时,檀香可舒缓病情,更可以刺激免疫系统,预防细菌再度感染。睡前点香,易于安眠。日间点香,安抚焦躁。思绪繁乱时,点一支香,喝一口茶,这种惬意不同于美食,没有热量,却满满都是能量!
雾霾未散开之时,点一支香甚好。
香水是给别人闻的,檀香则是点给自己,或家人。
番外:
常用的香,形态分为线香,盘香,香粉。
线香即是图上的这种,配合香插使用。盘香就像蚊香那样,配合盘香炉使用。香粉则需要更多的香具,香炉香篆,或者电子香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