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第一次黑T抓鸟

(2009-11-25 23:16:30)
标签:

杂谈

分类: 球路历程

    初冬,晒着和煦的阳光,与好友约场球,呼吸着空气中球场青草的味道、踩在球道当中,潇洒的挥杆,再抓三两只小鸟球。感叹美好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

    时隔近三个月,再次下场。

    提前2个小时到场,先在切杆果岭以及真草练习场体会下新动作和找寻杆头擦过草皮的感觉。也许是有美女相伴,今天状态不错,挥杆居然没有陌生的感觉。就是果岭速度偏快,落地后滚出距离比预计的长了一倍还多。去打位练习的时候倒是有点小状况,新动作还是有些不熟悉,时不时的回到老动作上,调整了一下出球送杆时的感觉。

    老动作为了保持头部的稳定,往往在击球和送杆的时候头部还在原处不动,收杆重心有些向上;下杆的时候,手臂以及肩膀有些放松,虽然起到了力量叠加递增的效果,但由于破坏了两臂于肩膀的三角形,造成了起球角度较大,下杆有些偏柔的感觉。

    新动作,上杆时重心微微偏右,肩膀转动更加充分让左肩膀转动到右膝盖上方,让背部完全面向目标方向;下杆时手臂绷紧,让三角形保持的更加完好;击球时膝盖保持准备时的弯曲度不要过早蹬直,以及头部、躯干、膝盖、左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肩膀的转动方向从向上转动改到向前转动。

    虽然让手臂绷紧了些,造成手腕时不时的也有些紧,但下杆速度更加快,击球点更加准确,送杆方向不仅更加向前而且杆头也不会过早的向上运动,造成时不时的Top现象。

    以前总以为,杆头擦过草面就是最好的击球。但往往后旋Spin不够,击球点偏高了些。新动作,短杆采用了身体压住杆头,让杆头先球后草的下压式击球不仅不损失距离而且弹道笔直,落地后具有了强烈的Spin

今天2只鸟就是靠9号和P杆这么打出来的。而长铁杆,不需要下压,至于要重心和头部转过来,下杆保持住三角形,击球还是采用平扫式。不仅距离远了方向也不会由于保持头部,导致杆头有向身后拉的感觉所造成的右曲(保持好击球点手背指向目标方向,也同样保证了不左曲)。今天也由此创造出一个老鹰推的机会。

    木杆Driver:由于长时间没练球道木,虽然下场和练习场感觉不同,但没有信心何必勉强自己一定要按照旧有惯性习惯非用不可呢。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今天索性弃用球道木开球,改用最近使用频繁的Driver。虽然再次启用Driver开球,但也许2个小时获得了足够的信心,以及由于身体重心的更加稳定,不再有收杆站不住的现象,今天Driver开球,仅失误了一次,造成了一次小尾巴,偏向球道右边水边。

    球道木:今天弃之不用。

    长铁:代替球道木用于5杆洞以及长4杆洞第二杆打距离。效果不错!一次5杆洞抄近路越水直攻果岭,少许因为果岭地势偏高,没能停住球,滚到了edge上,造成了一次老鹰推的机会(可惜没抓住,安慰奖小鸟收入囊中);另外一次上位长草,由于草比较虚,怕打深了,结果反而打薄了。

    中铁:只能说自己缺乏信心,本以为有风方向瞄偏点,可结果由于沉杆吧,破风性好点反而笔直的出去。距离上普遍比自己预期的远了近10码,方向上直的我都不敢相信,多次标On啊~~

    短铁:用到的不多,但效果不错,9铁和P杆今天由于采用了下压式先球后草的打法,落地后定球效果超好,还在别人面前造成了一次Back Spin的效果。抓鸟也多为短铁On果岭造成的。

    切杆:只能说策略失误,既然知道今天果岭快了,反而时不时的采用了切滚式切球,落点不错,但滚得啊。。。

    推杆:完全没有力量感觉,多少次辛苦的标On捉鸟的机会啊!!!后九由于,恶搞式的反复挑战黑T,基本上没再记成绩了。保守估计今天至少38推。

    总体成绩:前九 +1 (第一洞切大+2,第二洞下水+1,抓2个鸟)

              后九 未知 多次3推+2 不过一个短160码的Par3洞 黑T捉鸟(嘿嘿,蓝T黑T在同一个梯台,距离也就差了10码多些而已,勉强算是打了黑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