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侃史】说说雍正专门下诏节约粮食的事
(2013-01-27 14:19: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缘侃史 |
【随缘侃史】说说雍正专门下诏节约粮食的事
文/一切随缘
最近央视记者在全国各地的酒楼进行暗访,发现在许多穷奢极侈的筵席上,有不少酒菜存在奢侈浪费的现象。
由于这事,不禁让随缘想起了清朝的雍正皇帝。
说起雍正,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此人就是一个弑父篡位,虐杀兄弟,且酷爱抄家的家伙。总之,为了权力,他可以不择手段排除异己,甚至是乱杀无辜。
公正地说,雍正确实是一位喜怒无常,想出手时手段极其凶狠的人。然而,雍正更是一位励精图治,勤勉节俭的好皇帝。
据有关专家统计,雍正在位十三年间,平均每天要批三四十份奏折,所批的字数平均多达八千字。这样的工作量,创下了中国历代皇帝勤政的第一。(注意,平均每天写八千字,对于绝大多数专业作家来说,也未必能做到。)
在勤政的同时,雍正对于吃的方面,却非常节俭。
或许大多数人以为,雍正再怎么节俭,肯定也比咱普通老百姓奢侈吧?其实不然。
记得央视曾播放过一部《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戏里面有一个细节:每天雍正工作到很晚,而且经常在工作桌上吃饭,桌子上的菜也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三两样,当饭粒吃掉在桌上时,雍正也照样捡起来吃了,而且吃过后的碗还要用水涮涮,继而喝下。
对于这个的情节,随缘是深信不疑。
雍正二年(1723年),为了杜绝粮食浪费的现象,雍正还给御膳房下过一道谕旨,内容是:“御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
皇帝专门给御膳房下旨,这在历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事,而且在这份谕旨中也完全能让我们体会到了雍正对节约粮食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从宫里人食、犯人食到猫狗食、鸟食,雍正全都交代得面面俱到。雍正的意思很明确,反正规矩就只有一条,粮食不能浪费。
收到皇帝的谕旨,御膳房自然是诚惶诚恐地执行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御膳房在不知不觉中又开始出现浪费粮食的懈怠现象。
没想到这一切竟然逃不过雍正的耳目。(雍正当时到处有耳目。)
事隔三年,雍正又专门给御膳房再下了一道谕旨:“朕从前不时教训,上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即如尔等太监煮饭时,将米少下,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以致余剩抛弃沟中,不知爱惜。朕屡屡传过,非止一次。恐日久懈怠,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惜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
那么雍正皇帝这么节俭收到实际效果了吗?不但收到,而且效果非常明显。一句话就能说明,雍正执政期间宫中一年的开支,不及明朝万历皇帝宫中一天的费用。
记得《诗经.小雅》中有这么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雍正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他不浪费粮食,原因就是他懂得惜福,而不敢暴殄天物。
纵观现在,不少人之所以浪费粮食,无非就是认为自己有钱有身份,浪费点粮食无所谓。当聚会时,之所以不好意思打包,无非是面子上过不去。
对比着当年的雍正,你真算有钱,有身份,面子很大吗?
人,真的需要惜福,感恩,才永远不会遭到天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