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偏科,作为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效甚微。实际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方法不同,产生偏科的原因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止和根治。
对孩子的偏科,家长起着和老师同样或更重要的作用。孩子偏科,家长应正确看待,家长必须针对孩子自身情况,和孩子一起分析生偏科的原因。
首先,不能让孩子产生对偏科的认同心理。刚上初中的孩子大多处在兴趣大于毅力的阶段。对自己在个别科目上存在的问题,不善于总结,长此以往,越积越多。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出现某科作业较慢,错误较多,马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现。再从孩子的卷面分析,就可以判定是不是出现了暂时性偏科。家长首先要帮孩子找出原因,要注意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该科的课堂情况,防止出现实质性偏科。
其次,家长可以从孩子喜欢的学科入手,让孩子知道各门学科的关系,认清偏科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这往往是孩子最看重的。进而克服不爱学偏科科目的畏难情绪。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偏科是暂时性的,偏科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了学习这门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此,要鼓励孩子在弱势科目上的点滴进步,如课堂发言,读书笔记等等。引导孩子主动去接触弱势学科,加强对弱势学科的日常学习。也可以从相关学科中找出突破点,进而带动弱势学科的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