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记私厨
明记私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02
  • 关注人气: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吃朋友请注意啦-----全球最健康与最垃圾食品排行

(2009-08-08 10:01:25)
标签:

营养保健

健康

分类: 营养保健

    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健康食品,更多关爱我们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出最佳食品和最垃圾食品榜。危害身体健康的十大垃圾食物是我们肥胖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重大因素,为了我们健康的身体,请远离垃圾食品。

      六大最健康食品∶

 

  1、最佳蔬菜:

  由于地瓜(番薯)既含丰富的维生素,又是抗癌能手,所以被选为所有蔬菜之首。其次分别是芦笋、卷心菜、玉米 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苤兰菜、土豆 金针菇、雪里蕻 番茄 大白菜。

 

  2、最佳水果:

  10种最佳水果的排名依次是,木瓜、草莓、橘子、柑、狝猴桃、芒果、杏、苹果 柿子与西瓜。

 

  3、最佳肉食:

  鹅、鸭肉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鸡肉则被称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4、最佳食油:

  玉米油、米糠油、橄榄油等尤佳,植物油与动物油按1比0.5至1的比例调配食用更好。

 

  5、最佳汤食:

  鸡汤最优,特别是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于冬春季饮用。

   

      6、最佳零食健脑食物:

  菠菜、韭菜、南瓜、葱、花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

     

      十大最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包括各种一切油炸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

        2、炸油含大量的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及各种加工饮料等食品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3、含大量的防腐剂和色素喝后会损害肝脏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防腐剂,色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火锅,麻辣烫,生吃类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1只烤鸡腿=60支烟毒性

        2、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3、火锅,麻辣烫的汤水反复烧煮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而有些朋友为了图菜肴的鲜嫩,因而食品根本没汤熟,还有大量的细菌。生吃类食品含有大量的细菌(有大量的细菌加醋和芥末也没效果)会损害肝脏和肠胃。

    特别提示:孕妇和正在发育的小朋友千万要切记不吃,小孩的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还很嫩,很容易造成伤害最大。

    健康食物多吃可以预防疾病,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反,垃圾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如果可以不吃!那我们尽量不吃!须知道,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希望大家都吃得开心!健康!

    本文摘自健康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