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育田与几个好朋友来到了古城电影院,观看了近期正在热映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风云》《刺陵》。观看之前挺激动的,但是当看完之后,静下心来去仔细回味,真的是在观看之前的那种心情吗?截然不是了。怎么样呢?跟随我去看看了。我只对《三枪拍案惊奇》说说我的感受。大家与我去探讨一下了。
《三枪拍案惊奇》:没法拍案,没有惊奇
《三枪拍案惊奇》的故事很有生命力,情节紧凑连贯,张艺谋将它定位为惊悚喜剧恰到好处。作为年末贺岁档,它是一部喜剧,带给大家欢笑,但是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纯粹无厘头的喜剧,它带着惊悚的细节,这让影片更有张力。它也是一部惊悚片,但它又不惊悚到底,穿插在中间的搞笑元素让我们看起来相对轻松,张艺谋的安排别有用心,最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有一个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完美故事作为主线,于是影片有了生命、并不枯燥。
《三枪》其实很像是一部话剧,故事的发生地点就在围绕客栈和土山头两个地方。人物也基本上就是老板娘、王五麻子、张三、李四、小六、七妹,角色甚至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但是却性格突出、矛盾突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处处伏笔。
几部大片之后,张艺谋腻了、观众也腻了,《三枪》让张艺谋回归本质,回归故事、回归细节,就好像曾经的《活着》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的色彩感让我们的惊叹,虽然是大西北甘肃张掖的地质公园里取景拍摄,但是我们不得不叹服老谋子对于色彩和镜头的独到运用,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镜头都充满着视觉张力,就像一幅油画。同时加上陶经的录音,声音效果震撼而保真。
总之,《三枪》这部影片、不再高调的花里胡哨、平凡本真就是美!纵然没有高成本、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场面又怎样?演员的表演、故事的本身、影片的视觉美感和听觉真实感不就是电影最初所遵循的吗?
在《三枪拍案惊奇》中,电影缺乏原作科恩兄弟的黑色力量与幽默的机智,影像风格太过平稳。于是,整个电影的故事有些沉闷,有些拖沓,缺乏某种内在的张力。科恩兄弟的电影中,一些小人物因一些小仇恨、小欲望所采取的行动,总在阴差阳错中失控,从而使故事充满不确切、荒诞和意想不到的特色。但在这方面上张艺谋没有很好的理解,甚至连很好地模仿都没做到。
在《三枪拍案惊奇》中,演员是最大的卖点,但是,他们的电影表演也大多一般。小沈阳在电影中过多模仿了春晚的表演,而且,更加无节制地进行洒狗血式的过于小品化的表演,无论是形体,还是面部表情都是一种春晚表演的夸大。通过这部电影,你会觉得小沈阳的水平、能力也就如此,小沈阳不过就是能力单一,重复的一般演员,其他两位二人转演员也是如此。老板娘闫妮在电影中的表演有些僵硬与使劲,看得出,她对于电影表演还有些吃力和不自信。孙红雷饰演一个表面很专业,但很倒霉的杀手,他想制造一种与其他演员过分热闹表演有很大反差的冷效果,但这种效果却没能做出来。
在《三枪拍案惊奇》的结尾,电影模仿《贫民窑百万富翁》的结尾,来了一场大歌舞。但是,这场大歌舞的水平就像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晚会、MV、卡拉OK的水平。如果这是刻意而为的效果,那也是一个没响的包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