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文章:爱情的感慨
(2009-12-04 23:14:18)
标签:
感情特发博主爱情柠檬茶杂谈 |
小青:请谈谈爱情。
易友:在谈爱情之前,我们先要把爱情与诸如本能的性冲动、感情依赖、感恩和同情、虚荣的炫耀等并非发自爱情的两性交往区分开来。
小青:愿闻其详。
易友:尽管异性间性的狂热吸引力是产生爱情的一个重要导因,但是一旦得到性满足,这种“爱情”就会消失。(事实上,世间大多数恋爱,压根儿就是性冲动。)
有些人是为了寻找感情寄托或获得安全感而去恋爱,这种感情依赖也不是真正的爱情。
虽然感恩和同情是一种诚挚的感情,却不是爱情。
至于把爱情当作炫耀资本的人,(以及为了满足占有欲而恋爱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爱情。
总之,这些“假爱情”至多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爱慕或喜欢,而爱情是无条件和无限的――这就是爱慕、喜欢与爱情的根本区别。
小青:但是,人们往往将这些假爱情与真正的爱情混为一谈。例如有些男人在感情方面是冲动型,情绪来了什么样的“非常之举”都做得出来。但这股冲动多半是短暂的,当目的达到后就会消退。可是,许多幼稚或性急的女人会被这一时冲动的“激情”所感动而轻易动情,进而托付终身,结果造成巨大的遗憾。(因此,作为女人,对于那些极能感动自己的男人要谨慎,要认清其“动人行为”的实质。)
易友:所以说爱情应是发自自己的内心,是“我爱你”,而非被对方的行为所感动的“我感谢你”,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感情,当然会带来不同性质的精神感受。
小青:那么,究竟什么是爱情?
易友:简而言之:爱情就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这火花中包含着理解、欣赏、信任和关爱,由这火花能引燃熊熊的执着而忘我的激情之火,从而照亮璀璨的人生。
小青:的确,爱情是人生的“催化剂”――正是爱情的激励,使许多人变的勇敢,使许多人更加能干,使许多人学会奉献……
易友:爱人还有一种奉献的崇高感和安慰的归宿感,被人爱则有一种被重视的价值感和被珍惜的幸福感。
正因为爱情如此美好,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讴歌的主题。
小青:那么,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呢?
易友:爱情是心灵的直觉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直觉需要连产生爱情的本人也说不清、道不明,只有在遇到与之暗合的对象后才会被激发,并为满足这种直觉需要而产生热烈的爱情。
因此,爱情无法被刻意去寻找――因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爱情,更不知道怎样才能产生爱情。
小青:的确,爱情常在不经意中产生或爆发,而一旦爱就爱了,不需要理由――这使爱情显得不可理喻。
易友:可以理喻的“爱情”也不是真正的爱情――所谓“理智的爱情”只是在经过权衡后选择配偶。
事实上,爱情就是情感的产物,因此陷入爱河的人,情感往往淹没了理智――理智只能约束爱情,不能激发和控制爱情。
小青:既然爱情无法被刻意去寻找,那么爱情的产生也是一种缘份――对吗?
易友:对。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爱情之锁,单等与其相配的钥匙来开启,然后才会放飞爱情。而这钥匙只有一把,只属于一个人。但是,单独被开启的爱情之锁只能产生单相思,只有双方同时开启了对方的爱情之锁时才能产生(完整的)爱情。而这在茫茫人海之中又是何其的难,因此爱情的产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份。
小青:难怪人们很强调爱情的缘份――缘份不到时,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产生感激之情或感动之情,却产生不了爱情;缘份相遇时,只要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可以产生真挚热烈的爱情。
易友:不过,我们也不必担心缘份难遇,因为有缘人的心与心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心灵感引,依靠这种心灵感应他们总会在“偶遇”中走到一起――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心中必须先有爱情的种子和对爱情的渴望。
小青:因此,产生爱情的基础不是两个人的素质或实力是否班配,而是两个人之间是否能产生爱的感觉――情投意合才能情意绵绵――对吗?
易友:对。在俗人眼里,爱情常常不班配,这是由于他们用衡量利益的标准去衡量爱情。然而,爱情是不能用利益衡量的,它需要的只是心灵的共鸣。
小青:因此,爱情应凭自己的个性魅力去赢得,而不是凭金钱、权力、相貌等“实力”去换取,或靠感动对方来获得――对吗?
易友:对。不是出自心灵共鸣的假爱情当然不能使人获得最美好的感受。
小青:那么,我们应如何追求和感受真正的爱情呢?
易友:对此,人人有自己的方式和标准。在这里我们只谈谈基本的恋爱观。
首先,爱情是自己的――爱是在爱的人心里,而非在被爱的人心里;自己只要爱了,就有收获,就有快乐,就无怨无悔。同理,爱也不能被强迫,被夺走――能被占有的是爱的对象,而不是爱本身。
其次,爱情是责任――爱情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让对方生活得幸福愉快。
事实上,爱情的责任就象生活中其他的责任一样,是与权力相对应的――如果谁不想负责,他也就没有权力去追求爱情。
小青:因此,只要愿意并能够负责,就拥有了爱的权力――对吗?
易友:对。追求爱情是所有人的权力。被人拒绝只是表明对方认为你不适合他或她而已,并不能证明你没有爱的资格和权力――你还可以爱别人,直到找到一个也爱你的人。
小青:照此说来,我们谁都可以爱吗?
易友:就爱情本身而言,是的。
小青:这也包括爱已婚的人吗?
易友:当然可以爱已婚的人,只是这样会遇到很多社会麻烦。然而,社会对“第三者”或“婚外情”的非议只是社会阻力,并非不可逾越和不能克服。因此,没有什么爱情是不应当产生的,也没有什么人是“不该爱的人”,只有爱得“辛苦”或“麻烦”的人。
小青:但是,如果想享受“完美的爱情”,还是追求能被社会道德接纳的爱情比较好。
易友:可是,一旦遇到真爱,就顾不了这么多了――人生的一大遗憾就是错过机会后的“欲爱不能”,例如《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对紫霞的遗憾。
因此,只要遇到真爱,我们就应大胆表白,不要因太多不必要的顾虑而犹豫退缩――示爱要果敢。
小青:之所以有些人不敢表白爱情,大概是怕丢面子吧。
易友:付出爱而被拒绝不是有失“面子”的事,它只说明你爱“错”对象(即你不适合“这个”人)而已――爱情本身总是纯洁美好的。
小青:的确,说出自己的爱,不会有任何损失――除非以单相思为乐,爱谁就去告诉他或她,以免胡思乱想或抱憾终身,何况还有可能得到爱的回报。
至于那些嘲笑爱的人是不懂爱的可怜的小人,因此被他们嘲笑也不是可耻的事。
易友:然后,爱情是奉献――勉强对方、要求回报的爱是情欲;自愿奉献的才是爱情。事实上,情欲是自私的“爱情”,它要求独占,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结果使人恐惧――害怕失去对方;嫉妒――恨情敌;脆弱――容易受伤;疯狂――由于贪婪。所以情欲带给人更多的是紧张和担忧,而不象爱情那样带给人甜美。因此情欲不是一种健康、积极、愉快的情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追求的都是这种自私的情欲。
小青:的确,大多数“爱情悲剧”就是产生于对对方的占有欲――“索取”对方的全部感情和精神自由。所以说无私奉献是美好的爱情中永不能缺少的东西――“真正爱的人没有什么爱得多爱得少的;他是把自己整个儿给他所爱的人的!”
易友:其实,无论是否被接受,无私奉献都使人爱得越多越快乐――爱人的人比被人爱的人更快乐。所以当我们觉得付出比获得更使自己快乐时,那我们就是在爱了。
小青:因此,爱情也是自由的――“自由是爱的空气。如果抽干了你爱人的自由,不是你的爱人死掉,就是爱死掉。”――对吗?
易友:对。与之同时,我们自己也有爱的自由――我们有权不接受自己并不钟意的爱情(不过态度要大方、友善)。
为此,爱情还需要理解、宽容和尊重――爱别人是无罪的,但因此骚扰别人就是有罪的。
小青:所以,单相思在表白爱情后只能等待和奉献,不能变成骚扰或侵犯。就象这首歌中所唱的:“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让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很爱很爱你,只有让你拥有爱情,我才安心……”
易友:而当爱情已逝,无论它是发生在对方或是自己身上,放手都是惟一的出路――要求“变心”的对方对自己付出的感情负责,其实是把自己拴在一棵感情已“死”的枯树上,这既是对对方的折磨,也是对自己的禁锢和摧残。
小青:的确,当爱情不幸夭折后,我们可以哭,但不必庸俗――应当友好地与对方分手。要怪只能怪自己识人有误,或缘份已尽。
所以,“人一生只能爱一次”这想法应该被修正,因为持续一生的爱是罕见的。爱会无限地来,也会无限地去,只是每一次的爱皆有所不同,同样的爱不可能来临两次。
易友:事实上,爱情也并不是惟一的――爱情是真挚、恒久的,但不一定是专一的。一个人完全可能产生多段爱情,甚至同时爱上几个人。要求爱情专一,是世人的性情要求,并非道的必然。
小青:其实,既使爱情走到了尽头,也不能否认它曾经有过的真诚、关怀和快乐――爱就爱了,分手又如何?
易友:并且,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失掉了爱情并不等于失掉一切――太阳每天照样升起,生活依然需要继续。
另外,爱情需要耐心寻找和培养――速开的花不美,速生的果不甜,速生的感情难长久……因此对待爱情要慎重,不要轻率;爱情还需要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因此爱情离不开浪漫,爱情需要“分离(――小别胜新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爱情离不开激情――对于伟大的爱来说,激情的狂潮是必需的,只有它才能震撼并充实灵魂。
小青:的确,正如毛姆所说:“人们说激情消失之后爱情仍可存在,他们所说的其实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别的东西,如友爱、慈爱、志趣相投和习惯等等。如果爱情不是激情,那就不是爱情,而是别的什么东西;激情不是由于得到满足而增长,而是愈不顺利愈强烈。”所以最伟大的爱,不是爱得最频繁和最长久的,而是爱得最热烈和最深厚的。
现在,请谈谈具体的爱情感受。
易友:有关爱情的具体感受,文学作品中有大量描写。这里例举几首诗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竹枝词》刘禹锡)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白居易)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摸鱼儿》元好问)
小青:这些爱情感受似乎苦涩居多。
易友:正是由于爱得深,所以才会于不满中生出恨――爱情本身是甜美和快乐的,使人感到痛苦和不幸的是无法去爱。
事实上,痛苦和烦恼也是爱情无法逃避的影子,否则爱情的甜蜜从何处领略?
并且,正如挫折使人更坚强、成熟,失恋也使人更懂得和珍惜爱情。
小青:的确,就象带刺的玖瑰,爱情不仅有甜美,也有痛苦和不幸。
易友:其实,不论是爱得快乐还是爱得痛苦,只要在爱,就是幸福的――毕竟,心中有爱。
小青:是呀,有一个人值得自己去爱,就是巨大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