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文章)
2009年2月27日,我应邀前往北京,参加当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厅(山东厅)举行的著名电影艺术家项堃同志的遗体送别仪式。
初春的北京早晨显得很寂静,我一早乘坐地铁来到了目的地——八宝山革命公墓西侧的东厅。一路走来,看到前去送别的人群络绎不绝,有老人,有从远处赶来的群众,有腿脚不便的人,有农民。走近东厅前广场,警务人员已经在告别厅的外面拉上了警戒线,气氛很浓重。来宾一一签到后,三五成群的在议论着项堃老师生前的为人、艺术气质、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个从北京朝阳区一大早赶来的妇女红着眼圈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项堃老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是电影红色经典的佼佼者。他的去世我很难过,今天我无论如何也要送他最后一程,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影响了我的一生,今年我78岁了,每当看到这些老艺术家的电影,我总会想到过去我们的生活,那时候的人、社会太难忘了。希望项堃老师一路走好!多么感人的话语,多么朴实的语言,老人正是用这样的心情传达着对项堃老师无尽的崇敬之情。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各大电视台在现场采访了多位群众。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中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于蓝老师在其保姆的搀扶下迈着矫健的步伐匆匆赶来,感动了现场的来宾,当时北京的天气还是有些冷的,我作为于蓝的朋友赶到前去问好,于蓝老师见我过来,点点头,由于现场的原因,没有过多的说话,他在众人的搀扶下前往告别厅。这时,告别仪式正式开始,我们所有来宾四人一排的站立,一排排的进入告别厅,一一在项堃同志的遗体前三鞠躬,当我来到项堃老师的遗体前,看到他慈祥的面容,很欣慰!希望他一路走好!然后我与他的家属一一握手,他的大儿子对我说:“你这么年轻!”我与他谈了少许,后来走出告别厅,看到了六小龄童、卢奇、吴祖强、刘继忠、吴天明等人也前来送别。我借此机会请各位老师给我签了名。看到这些艺术家身体这样的健康,真是很高兴。
大约10时左右,追悼会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群众不愿意离去,久久的在广场上谈论着项堃老师的电影人生。最后,我与天津的一个朋友在完成该做的事情后离开了现场。但是现场的气氛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下面是我在现场的照片(四张):
(注明:第一张照片我在于蓝老师的身后,来自互联网。第二张是中国电影博物馆人员为我拍摄的吴祖强老师正在给我签名时的照片。第三张是我在现场留念。第四张是我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门前的留影)
1)http://img2.cache.netease.com/ent/2009/2/27/20090227162128380d6.jpg
2)

3)

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