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研究
(2014-09-25 09:12:07)
标签:
作文习作学生教师方法 |
分类: 重大教育教学问题 |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内容与目标作出了具体要求。即第二学段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第三学段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关于写作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关于写作的评价”中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领域,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许多学生往往只看一下等级与评语,有时连评语也不看就写下一篇作文,。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老师不放心让学生修改作文,不相信学生能修改好作文,生怕搞砸了,总不肯大胆放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之外。课改强调要学生学会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一)更新思想观念的研究
1、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批改的要求。
2、打破“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的传统观念。
(二)作文批改方法研究
1、示范评改:以集体评改典型文章引路,具体指导如何评改作文——教给评改方法。学生独立成稿后,教师先将草稿浏览一遍,选取二、三篇有代表性的,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并示范评改,重点针对本次习作要求、结合学生作文实际上详加评述,提出修改意见,指导评改。
2、自我评改: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参照老师的示范评改,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对部分学生加以指导。
3、小组评改: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针对本小组每人的作文逐一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使每人学会评价作文、修改作文。
4、相互评改:先让学生相互评讲,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修改。侧重于以下两方面的训练:一要求写出自我特色,二要求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采用以读促改的方法,反复朗读,反复修改,读到句句朗朗上口,改到词词合理妥贴。
5、学生再改:教师就具有共性的特殊问题进行讲评,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批注自我认识,进一步提高自我评改作文的品位。让学生结合批语,正确评价本篇作文,认识本次习作的得与失;对部分不符要求或失误较多的作文,则要求学生重做,让他再尝试一次,再给他一次成功的机会。
三、研究方法
1、行动法。在课题研究中,根据研究的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课题的开展及时调整。使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参与实践,主动尝试和探索。
2、案例研究法。从感性出发,从实践中提炼教育教学观点,针对性地研究。
3、文献研究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对相关的作文教学理论进行搜集和整理,并认真分析当前作文批改和习作讲评中的存在的问题,学习有关课标要求,学习前人研究的一些方法,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搜集有关评改方式研究资料。
3、落实研究班级
(二)实施阶段
1、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2、归纳出自主评改作文的原则、方法,和作文评改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复实施。
3、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之后,对原先的计划、实施进行必要的总结、反省或必要的调整。
(三)总结阶段
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二阶段的实验结果,实施作文评改的良好方法,并使研究更进一步推进。
1、总结出有效的方法,然后在班级推行。
2、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反馈教与学的信息。
3、检测研究活动实施的效果性。
4、撰写文章交流,推广经验,互相学习。
五、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评价与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
2、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作文教学评改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为当前的习作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3、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究有效评价作文的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学生自评、互评互改作文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适当引入家长评价,让一部分高素质的家长也参与到学生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家长助教团的作用。鼓励有能力的家长和学生写同题作文,并和孩子一起搞好互评互改作文活动。
3、习作成果编辑成册。
一学期下来,请学生选择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喜欢的习作抄录(打印)下来,编辑成册。这个结集成册的过程,既是对孩子们以前习作成绩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不断写作的巨大动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内外的练笔按时整理,将得意之作制成目录,建立个人的“习作档案袋”。
4、经过深入的训练,力争有更多的学生作文发表,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