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样才能与与学科教师协同育人
(2014-03-28 15:23:46)
标签:
教师教育局面教育 |
分类: 教育手记 |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班级教学的重要力量。班主任重要,但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协同合作更重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况我很难称得上“好汉”。下面本人就班主任如何与学科教师进行协同育人谈一些浅显的心得体会和实践做法,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班主任与学科教师明确职责,各负其责,协同管理。
1、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与各种教育力量整合的关键因素。
2、学科教师不仅要授学科之“业”,解学科之“惑”,也要传学生之“道”。
二、班主任与学科教师要找准位置,主动联系,及时沟通。
1、班主任应主动做好与学科教师教育力量的调适与整合。
2、学科教师要以班主任的心态当教师。
三、班主任与学科教师要相互配合,创新体制,有效整合。
1、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保证。
2、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参与管理班级,需要制度保障。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能否做到相互配合、通力协作,从而解决班主任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状况,既取决于各自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更重要的还在于体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制度建设要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学校要授予班主任对班级任课教师进行评价的权利;班主任要经常召集班级任课教师进行班级工作研讨;要将学科教师的评价标准与班级整体表现融合起来,让学科教师将班级管理当作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这就需要创新班级管理体制,而实施德育导师制是落实全员育人的有效举措。德育导师制是一种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组,每个任课教师都是导师,一个导师负责一定数目的学生,在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的育人模式。任课教师的参与将极大地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从而改变过去仅仅依靠班主任孤军奋战的局面,改变对德育的片面认识和单一的德育模式,形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同作战、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没有务实的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学科的教学如同逆水行舟;没有科任老师的全心全意的勤奋劳动,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只能是海市蜃楼。只有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科老师的关系,对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教育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我愿意这样去做,不知各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