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歌墨舞  写字育人——如何在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中有效落实写字教学课题研究

(2013-05-31 08:46:55)
标签:

文化内涵

统计表

评价标准

百分点

教学案例

教育

分类: 教育手记

笔歌墨舞  写字育人

——如何在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中有效落实写字教学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炎黄子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是对民族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民族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同时,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学生写一手好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学校虽然开了写字课,但形同虚设:或让学生做作业,或挪用上其他课。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虽连在一起,实际上教学中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极为严重。教学要求不严,学生写字习惯差。同时,写字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满堂灌”、“满堂练”的状况极为普遍。在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学生却听得漫不经心,这样的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自2009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海南省《小学写字教学与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实验学校后,通过大量的调研,我们认为一二年级是小学的起始阶段,是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写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希望能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初步掌握汉字书写的一般技能,能写规范地书写汉字,从而提高写字课的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探讨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写字教学方式,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提高学生识字的有效性、写字的正确率和写字的入体率。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逐渐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2、探讨教师如何更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何良好的写字习惯。

3、探讨如何切实加强写字训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字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字的形体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美的感悟力,从而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探索与研究。

4、改革评价方法,创新评价形式,激发学生自主练字的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学生的写字兴趣、写字姿势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明晰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写字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

实验法:验证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写字教学中的作用。

个案分析法:对照开题报告的研究任务,对某一个班或班级中某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写字情况作跟踪记录,对他们的学习进程和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关键因素,有效解决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自我校被确认为课题研究实验校后,立即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以陈亚耀校长和主抓教学工作的关心凤副校长为课题实验组组长,教研室副主任冉茂娟主抓落实的组织机构。紧接着,领导小组便研究确立了以有较强责任心、教学上有精力、而且锐意改革的低年级语文骨干教师为重点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师年轻,富有朝气,成为了研究实验的中坚力量。

其次,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实验教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研究的子课题——《如何在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中有效落实写字教学》,一起制定了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并由来校长在大会上与实验教师进行通报。通过这次会议,实验教师初步领会了课题思想,确定了研究的目标,清晰了研究的思路,对实验充满了信心。

(二)学习阶段

1.理论学习

老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老师越来越感到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课题研究没有理论支撑犹如空中楼阁。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课题组的老师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学习。我们先后学习了《写字教学指导纲要》、《写字教学手册》、《书法(写字)等级考核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写字的纲目以及《智能的结构》、《汉字与书法艺术》等文献资料,老师们掌握了有关写字教学的基础理论,有力地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2.技能培训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学生的书写工整、规范,教师首先要能写一手好字。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写字教学水平,课题领导小组在教师中开展了 “百日千字”、“我与学生的写字约定” 、“三笔字人人过关”等活动,促使教师从写字的正确姿势,方法,汉字的基本笔划、笔顺、间架结构等内容练起,临摹字帖,提高自身书写水平。

(三)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分析问题

我们认为有效的课题研究,应该是基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题实验组精心设计了学生、家长、教师的问卷,并对调查结果做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分析,很多问题暴露出来了。例如,只有73.5%的学生认为写好字很重要;写字姿势的正确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呈下滑趋势;36%的学生对写字有兴趣;54%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的写字指导对写字有帮助。这样看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如何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成为了研究的核心问题。

2.深入研究寻找对策

1)多种方式营造氛围

①欣赏书法作品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的书法家。课题组收集了许多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佳作的过程中,从作品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缓疾中产生一种审美的心理活动。

②讲述动人故事  并根据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给他们讲述一些古今大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动人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岳飞“沙上练字”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由此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与参与意识。

③ 打造翰墨校园  搞好校园环境建设,使每一面墙、每一块黑板报、每一个标牌翰墨飘香,成为写字教学研究的外在动力。在校园里,有醒目的古人“立字立人”至理的标牌,有名家作品和事迹,教室里有学生的优秀作品。时时处处引导师生以写字为突破口,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写字教学研究氛围,提高师生文化素养。

2)立足课堂提高实效

课堂是开展写字教学研究、提高写字教学效益的主阵地。课题组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每一节语文课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两个保证、一个落实。

三个结合: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写字与培养学生良好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相结合;写字技巧的训练与审美教育,品性教育有机结合。   

两个保证:保证教师的指导有层次性,有针对性,有指导性;保证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学生“读”字,“说”字,(说间架结构,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美)“临”字,“评”字的时间。

一个落实:每节课都必须落实对学生良好写字姿势,正确握笔方法的培养,抓反复、反复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以往的写字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对学生写字优劣进行评判,这种只注重结果而不关注过程的终端评价方法,忽略了写字教学的许多重要内容,也是有悖于课程标准提出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在课堂中确立了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标准。及时、恰当地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书写的和谐发展。

①评价内容的多元  在进行课题实验的过程中,课题组要求每位实验教师评价的内容不能再是单一的学生的字体,而是从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兴趣、写字习惯、写字效果等方面全面考察。

②评价主体的多元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比姆说:“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从单向转向多向,以评价主体为核心,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管理者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体系,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父母评等开放的、民主的多方协商评定法, 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的进步。

③评价方式的多元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差距,我们把活动和竞赛也纳入了评价之中。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写字竞赛,不仅评出“小小书法家”和“优秀书法作品”,还评出了写字姿势达标班级和握笔姿势达标班级。许多优秀的写字作品在班内的“写字园地”或学校的“写字橱窗”里展出。

4)“行为更进”促进课题深入

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加深入,更加有实效,我校采用了“行为更进式”教研形式。这一校本教学研究形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生成主题→围绕主题的文献资料研究→第一教案→教案研讨→第一课堂→二次研讨→第二课堂→三次研讨→第三课堂……”例如,我校课题组在2010年4月,围绕“如何让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实验教师们先围绕这一主题阅读了相关了文献资料、书法技能,然后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教案,由王晓红老师进行课堂实践,其余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在课堂的基础上找到优点和不足,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由吴怡妲老师进行第二次更进。以此类推,在我们进行到第四次更进时,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这一研究点已被我们有效地突破了,找到了相对合理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这样,变空泛的理论学习为问题解决,实现了理论着陆;变浅尝辄止为深度反思,实现了经验提升;变结果呈现为全景阅览,实现了过程开放。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和成果

1.提高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质量

 通过三年的课题实验,我校学生对写字的情感加深了,写字态度习惯转变了,写字的技能质量也提高了。我们于2010年12月13日—17日,对全校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进行了检测和评比,实验年级各班的握笔姿势正确率达 91.5 %,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坐姿的正确率达 97%,提高了十三个百分点;双姿正确率由原来的80.5%提高到89.6,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学生呈交上来的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书写的作品正确率达到了99%左右。91%的学生卷面干净整洁,学生书写工整规范。一年级学生入体率为15%;二年级学生入体率为23%;三年级学生的入体率为31%。从具体的数据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写字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写字水平的大幅提升。
2. 创造了切实可行的写字教学策略
    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校创造了“三二一”的写字教学策略,即识字与写字、写字与习惯、技巧的训练和审美、品性的“三”结合;每节语文课保证教师写字指导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与保证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学生“读”字,“说”字, “临”字,“评”字的时间的“二”保证;每节课都必须落实对学生良好写字培养的“一”落实。

“三结合”的教学策略既完成了语文学科教学任务,在没有增加学生额外的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字训练,并在写字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意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两(二)保证”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师在课前做好写字指导的研究和准备,有效地避免了写字指导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让每一节课的指导都落到实处。同时,时间的保证也使学生有机会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使学生读笔画,感悟架汉字的结构、行气、章法等变为可能。逐步培养起学生读贴能力和习惯,为学生写好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落实”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杜绝了小学生因写字姿势不正确而影响写字质量甚至影响生其长发育的不良后果。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求教师在写字给予学生明确的要求,齐练唱写字歌。在写字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醒,以使之保持,形成自然, 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督促,持之以恒,以争取习惯培养的最佳效能。

3.总结了富有个性的写字教学规律

写字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老师有着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超实践智慧,方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教师们能够经常性地撰写教学案例,把自己在实践过程的教学智慧沉淀下来,整理出科学有效的写字教学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例如,我校的李慧老师通过课题研究撰写了论文《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保证写字教学的有效性》,从“示范教学,用榜样的力量激趣”“”贴近实际,用直观的手段激趣”“语言儿童化,用有趣的教学语言激趣”等方面总结出了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张秀霞老师从“激发情感,从成功中培养兴趣”“训练有度,在循序渐进中发展”“ 家校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提升”三方面总结出有效的写字教学的方法。

4.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评体系。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及时的考评与检测对课题研究巨大的推动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

①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课题实施的主阵地。为了使课堂教学规范化、有效,我校课题领导小组每学期听实验教师两次课,一次是听“推门课”,听教师无准备的课;二是听“敲门课”,听教师有准备的课。旨在深入课堂,零距离地触摸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真实的写字水平和教师真实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及时获取好的做法和发现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真实、客观的数据和资料。让课题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②对教师写字水平的评价

   我校每学期对实验教师进行钢笔字和粉笔字的考评,分“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三个测试等级。由学校教研室对没有达标者规定写字作业,加强平时的自我练习。

     ③对学生写字水平的评价

     我校每学期我校会组织教研组长组成检查小组,对各班的写字情况进行全面地评价。首先,对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考评,一个学生姿势不正确扣一分,算出达标率。然后,对学生写字水平进行考评。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书写规定的内容,再由评委随机抽取10份学生作品,按“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进行评定。然后,检查学生各科课内、课外的作业,测算出写字作业与各科作业书写一致,考试与平时作业书写一致,校内与校外书写一致的达标率。最后,将这三项的达标率相加,按达标率的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在全校散学典礼上宣布。

围绕本课题的实施,我校开展进行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写字育人特色基本形成,师生写字水平有明显提高。虽然课题已经到了结题阶段,但我校对写字教学的研究不会因此而停止。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全校学生写好字,做好人,传承民族文化,感受汉字书写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