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特级教师虞大明教学实录
(2013-04-15 19:46:35)
标签:
大屏幕哈哈还能特级教师于我们教育 |
分类: 语文 |
教学目标:
1、凭借初读,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能概括地表达
2、自主探究,从“激励自己,感化他人。拯救生命”这三个方面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通过比较,了解在列举选材时,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
4、凭借书写“梦想格言”“歌曲欣赏”等,激活学生的梦想。
教学过程: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生活在杭州是幸福的。在非洲……肮脏不堪的水……非洲的安格鲁地区……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善良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孩子,名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以后,在他的内心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概括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如果能快速地浏览,寻找到有用的信息,是一种能力的表现。30秒钟,直接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计时开始——
2、汇报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梦想十分坚定。
: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这两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怎样实现他的梦想?
5、凭借读书卡,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梦想的力量》读书卡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挣足70元钱
2、挣足2000元钱
3、筹钱买个钻井机
4、打出第一口井
5、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不由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
【板块一】激励自己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
:激励自己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想看看老师怎么圈吗?出示课件(略)
:完整的;
:圈关键词;
——提炼,自己编写小标题
3、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其他的事写在哪里?(省略号里)
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4、
哪种选法好?
:全是家务活
: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
【板块二】感化他人
1、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概括梳理)
2、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一周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小结,营造冲突:既然是捐款,为什么才25元这么一点点呢?有什么地方特别疑惑?不可思议?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怎么来的?(一分一分积攒的)
3、
课件出示: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的女孩儿,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积攒了7年钱。
读着这些,你想说什么?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
:女孩特别爱美,女孩之美,美在飘飘长发
4、
【板块三】还有第三个原因——带去幸福
1、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梦想实现,会给非洲人民带去什么?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等
2、补充阅读:“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要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人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2002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中学生。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
有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有了水的幸福、快乐?
激动……乘坐……看……村子……有节奏地高喊……
请一个学生模仿瑞恩接受大家的欢呼,羞涩地招手.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撼心灵。
梦想还在继续,请看:
课件出示: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在非洲的8个国家打出了30口水井;2003年,“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2008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说感受,有什么想说的?提升认识。
:把寻找洁净水源当作一辈子追求的梦想。
3、在《超越梦想》的歌声中,学生书写自己的梦想格言,用一句话。
用梦想格言,激活梦想。梦想要大声表白出来——
:一个人拥有了梦想,就是拥有了翅膀。拥有了翅膀,就获得了飞翔的力量。
:梦想之火,可以燎原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
执教:虞大明
T:……五分之一的孩子,在五岁前就离开了人世,孩子们,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伴着深沉的音乐)
(评:一直觉得虞大明老师很会渲染气氛,每一次上课都能寻找到恰到好处的音乐做背景,让它在孩子的心弦上轻轻拨动……直至沉浸其中。低沉的音乐,深沉的朗读,刚入课,孩子们就已入情,为后面梦想的力量埋下了情感伏笔。)
S:他们真是可怜啊!
T:你想说什么?
S:我们应该捐款帮助他们。
S:想起我以前浪费真是太不应该了!
T:听了三位孩子的倾诉,老师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你们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叫——
S:瑞恩。
T:当他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便是我们今天一块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读题目——
S:梦想的力量
T: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咱们在学习略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凭借快速的浏览来寻找到有效的信息,这就是有本事的表现。接下来,咱们就来试一试,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请你快速浏览全文,能不能在三十秒之内划出两句,直接能够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三十秒钟计时开始!
(评: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是略读课文,并直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及要求。干脆而实效!三十秒倒计时的方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紧迫感的同时也集中了注意力。只是总觉得这个倒计时,冲淡了刚营造起来的气氛,过于紧张。)
学生浏览课文。
T:第一句很多同学都划对了,仔细考虑一下,第二句在哪里?
生继续浏览。
T:时间到,划出两句的请举手!
T:那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两句,非常不简单,你来——
S:我找到的是——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T:跟他一样请举手!(学生举手)——真好!第二句在哪?你说——
S:我划的是:一整天……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T:这一句是不是跟第一句差不多?同学们再往后看,第二句在哪?
S:我想让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T:是这一句吗?这句在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虞老师把这两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是瑞恩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直接表白了瑞恩的梦想。请你快速浏览,你发现了什么?
S:我发现瑞恩对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的梦想十分的坚定。
T:你感受到了瑞恩的梦想十分的坚定,相信这点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对吗?同学们再请看瑞恩说的这两句话: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有什么发现?
S: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是给孩子们挖一口井,最后是给非洲的每一个人都挖一口井。
T:是啊,瑞恩的梦想是在不断地生长的,瑞恩的梦想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你发现了吗?最终瑞恩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S:有!
T:哪一个自然段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
S:第十七自然段。
T:这段告诉我们,瑞恩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同学们,短短两年时间,瑞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这两年的时间内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他的梦想又是如何实现的?请同学们打开练习纸,请你再次快速浏览课文,试着填写这张学习卡,结果虞老师已经帮你们写好了,就是刚才的十七自然段,最后打出了三十口水井。
(评:虞老师有一对“顺风耳”,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从学生那头反馈过来的信息,为己所用!并且引导得相当简洁,甚至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转弯就“包办”了所有人的感受,比如:你感受到了瑞恩的梦想十分的坚定,相信这点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对吗?厉害的是虞老师的“包办”总是那么不露痕迹,也总是办到恰到好处,好似真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感受一般。)
学生完成练习纸。
T:学会看的快,想得快,脑子转的快,这也是一种本领,好,梦想实现第一步,很多同学完成,梦想实现第二步,也有很多同学完成,咱们要抓住关键字,不需要全部写,因为这样太费时。
(评:用完成练习纸的方法来理清梦想实现的过程,实为一个实效而凸显略读课文本色的好办法。)
学生继续完成练习纸。
T:可以交流了吗?第一步——
S:是为了挣足七十元钱。
T:最初的梦想是为了挣足七十元钱。那几个自然段写了?一起说——
S:一至六。
T:第二步——
S:挣足两千元钱。
T:对吗?哪几个自然段做了表示?
S:七至十自然段。
T:正确。梦想实现第三步——
S:筹钱买钻井机。
T:对吗?买钻井机,哪几个自然做了描写?
……
S:那就是真正挖一口井。
T:也就是打出一口井,哪几个自然段做了描写?还需要考虑吗?也就是最后几个自然段,十四至十六自然段做了描写。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七十元到挣足两千元,到筹集钻井机的钱,到打出第一口井的钱,一直到打出三十口水井,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T:为什么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请大家第三次快速浏览课文,你觉得从哪些自然段或者哪些句子当中,让你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你把这些自然段或者句子划下来,或做上记号,试着在旁边写上你的感触,开始——
(评:划句子,做记号,写感触是看书、读书的好方法,更是独立阅读所必须掌握的方法,虞老师的课上充分地让学生运用的这些方法,为孩子们的阅读迁移,独立阅读做好了准备。)
学生浏览课文——
T:有不少同学特别关注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当中就隐藏着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非常会学习课文。
学生继续浏览课文。
T:好,停下笔来。刚才同学们的自学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认真,有不少同学一边认真地浏览,一边拿着笔在某些段落或者句子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真的非常会学习!现在咱们开始交流。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把你找到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说,你先开始——
(评:虞老师还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吝啬于对孩子真心诚意的赞美!)
S:我找的是第六自然段——
T:你先稍等一下,还要哪些同学也关注了第六自然段,请你举手,这个自然段太重要了!
(评:一句“这个自然段太重要了!”不仅是热情的赞美,还是对孩子们的提醒。)
S:在这个自然段中写了瑞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激励自己,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务,赚足了70元钱。
T:我特别欣赏这个女孩用到的一个词,瑞恩有了梦想之后,就会“激励”自己,这就是梦想的力量之所以是巨大的,一个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自然段,你从这个自然段当中,了解到什么?刚才特别关注这个自然段的孩子可以接着说。你从这个自然段当中了解到了什么?请你说——
S:我从这个自然段当里了解到了,瑞恩为了帮他们挖一口井,竟然宁愿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实在是厉害。
T:因为在瑞恩的心中有一个梦想,一直在——
S:激励着他。
T: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这个自然段,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做了几件事情?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做了几件事情?赶快圈一圈,看看能不能抓住最关键的字,把瑞恩所做的事情圈下来,别以为圈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儿,其实圈也是很有学问的,咱们呆会来交流,,圈完了吗?第一件事是什么?看看能不能抓住最关键的字!第一件事情——
S:瑞恩一个人,恩恩全家人一起去看电影——
T:请注意,抓住最关键的字,第一件什么事情?
S:嗯——(学生有点困难)
T:咱们一块说吧,第一件——
S:为地毯吸尘。
T:五个字就可以了,这叫抓住最关键的字,明白吗?第一件事是——
S:为地毯吸尘。
T:你把这五个字圈下来,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你说——
S:擦了两个小时的窗户。
T:擦了两个小时的窗户。几个字?(学生数)
T:九个字。看来我数学比你们好。(众笑)其实可以用三个字就够了——
S:擦窗户。
T:第三件事——
S:捡松果。
T:对吗?第四件事——
S:捡树枝。
S:取得好成绩。
(评:抓住关键字来概括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在虞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从概括第一件事的啰嗦并而感到困难,到第二件事稍感犹豫,最后三四五件事的顺畅,这是一个方法习得的过程,学以致用的经历。)
T:好,五件事情,都找到了。想看看虞老师是怎么圈的吗?
出示课件。
S:四件。
T:有几种圈法你发现了吗?
S:两种。
T:第一种是——
S:第一种是圈一个完整的词。
T:直接把这五个字给圈下来。第二种呢?
S:就是圈两个词语,把他们连在一起。
T:第二种没表示清楚,谁能帮他一把,你说——
S:第二种应该是圈关键词。
T:你看,擦——窗户,这三个关键字中间还有其他字,咱们可以用两个圈,然后中间加一条——
S:连接线。
T:这是两种不同的圈法。同学们第五件事情虞老师为什么没圈呢?这不是我落下,而是我认为第五件事情当中咱们找不到比较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请同学们看虞老师怎么做的,请看屏幕——这是什么方法?
S:这是叫概括。
(评:可喜的是,虞老师在学生学会概括的基础上,没有停止对学习方法的提炼,他通过自己的亲身圈读的课件展示,非常明了地告诉孩子,这些就是——概括。)
T:用自己的词语来概括。同学们你们看,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第六自然段告诉我们他做了几件事?几件?
S:五件。
T:第一件事是——
S:为地毯吸尘。
T:第二件——
S:擦窗户。
T:第三件——
S:捡松果。
T:第四件——
S:捡树枝。
T:第五件——
S:努力学习。
T:可见,当一个人有梦想的时候,他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实现这个梦想,而——
S:努力!
T:这就是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第一个——
S:原因。
T:咱们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一起说——
S:激励自己。(师板书)
T: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只做了这五件事吗?
S:不是。
T:你们从哪儿了解到了信息,一起说——
S:省略号。
T:说快点,咱们五年级了!
S:省略号!(快多了)
T:同学们,会读书的孩子,在他的眼里,省略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点。他应该是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你能不能透过这个省略号,仿佛看到瑞恩在为实现他的梦想而做的其他的事情?能不能说上几件?你说——
S:他有可能就是为父母拖地。
T:为父母拖地,有可能吗?完全有可能。你说——
S:为父母洗盘子。
T:洗盘子,洗碗有可能吗?
S:可能的。
S:擦桌子。
S:浇花。
S:整理房间。
S:为父母捶背。
T:捶背。(老师说)
S:去超市打零工。
S:打蟑螂。
T:灭蟑螂。我觉得同学们挺会想象的。哎,同学们,这样的事情举得完吗?
S:举不完!
T:不会吧。好好读读第一个句子,举得完吗?谁能告诉大伙,一共几件事情?
S:一共三十五件事情。
T:为什么?
S:因为做一件事情能得到两元钱,七十元钱就能挖一口井,所以他做三十五件事情就行了。
T:七十除以二等于多少?
S:三十五。
T:数学真不错。所以像这样的事情举得完吗?
S:举得完。
T:既然举得完为什么不举完呢?
S:举完就显得这篇课文太啰嗦了。
T:同意吗?
S:同意。
T: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写作文。咱们要选择几件典型的事情来写,不要像记流水账那样把所有的事情都列举出来。那么虞老师选择这样五件事情,你们想一想可不可以,我选择,瑞恩擦窗户,瑞恩拖地板,瑞恩洗碗,瑞恩洗衣服,瑞恩擦茶几,几件了?
S:五件了。
T:我选择这样五件事情,行不行?
S:不行。
S:我觉得不行。
T:我觉得行。我选择这样五件事情也能说明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不断地努力。刚才虞老师选的五件事,跟课文选的五件事你们比照一下,哪种选法好?
S:文中的好。
S:因为课文中选的瑞恩不仅帮助家里人干活,还帮邻居,帮别人干活。
T:而刚才虞老师选的这五件事全是——
S:家务活。
T:全是家务活,你可听得真清楚啊!所以咱们在选择典型事例的时候,如果能够选择不同类型的事例,那就会使我们的文章更有说服力。明白了吗?
(评:一个简简单单的省略号,虞老师没有简单地告诉五年级的孩子这是语句的省略,而是浓墨重彩地追问学生省略掉的可能是什么事,至此还不满足,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更应该关注方法的习得与运用,所以虞老师追问“省略号省下的事写得完吗?”对比“虞老师选的事例好还是书上的好?”这样一来,教给孩子的何止一个省略号!这是在教孩子们习作选材!)
T:学到这,我们明白了梦想的力量为什么无比巨大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激励自己。刚才虞老师发现还要不少同学们,在后边的文章当中还写上,为什么瑞恩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第二个原因,也就是,有了梦想之后,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而且可以——,好多同学都体会对了,那就是——
S:打动别人。
T:打动别人,同意吗?请你快速浏览,说一说,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学生浏览。
T:你只要说出一个就够了。
S: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
T:是,打动了妈妈的一位同事。你说——
S:瑞恩的梦想打动了他的老师。
T:打动了他的老师和他的——伙伴。还打动了谁?
S:还打动了别人。
T:这个别人指——
S:这个别人指那种热心的人。
T:也就是为瑞恩——
S:捐钱的人。
T:给瑞恩——寄去——什么?
S:支票的人。
T:有了梦想之后,就可以感动那么多的人,可见,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地方有疑惑的?有吗?有没有地方你觉得不可思议,有疑惑?你说——
S:一个孩子要赚两千元,这怎么可能呢?
T:嗯,所以得让许许多多的人投入到这爱心行动中来,是不是?虞老师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对有一个数字特别关注,那就是——25!08年汶川地震,虞老师也捐款了,我捐了1000元,前段时间咱们西南旱灾,我捐了800元,下周,咱们学校要对玉树捐款,我准备捐出1000元。同学们,当我看到25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就想,怎么才这么一点点啊?谁能帮我分析分析,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这个25元有可能是怎么来的?你说——
S:25元,有可能是一位小朋友捐的,他是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
T:有这个可能,还有什么可能?
S:可能是一位穷苦的人捐的。是他辛辛苦苦收购来的。
T: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钱。你说——
S:可能是收破烂的老人。他是靠自己捡垃圾,然后赚来的。
(评:好一个“25”!25元钱的猜想!25元钱的爱心!25元钱带来的说话训练!真是独具匠心!不得不佩服虞老师解读文本的敏感度!“25”这么一个小小的数字,这么一个小小的环节!却能做出如此多的文章!至此还不满足,虞老师居然能寻到关于25元钱的真实故事,真不简单!)
T:有这个可能。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他感动了所有的人。他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有钱人,还感动了那些穷苦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爱心,为瑞恩的梦想,添砖加瓦。这25元是怎么来的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虞老师找到了一段这样文字,请看——(大屏幕出示)
T:美国,德克萨斯有一个小女孩,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25元这一封信,她在信中写到: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但愿这些有用。你想说什么?
S:美国的小女孩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积攒这25元钱,就为了帮助别人。
T:你感动吗?
S:感动。
T:谁还想说?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最想说的吗?
S:那位小女孩宁愿牺牲自己的头发,也要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T:说明这个女孩也被——瑞恩感动。她卖掉自己的头发,孩子——你说怎么回事啊?
S:她想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T:可能有些同学有点想歪了。卖掉自己的头发不是卖掉所有的头发,也就是说这个女孩并不是以后成了大光头。怎么回事呢?这个女孩原来可能是像你这样的发型的。(指着一个长头发的女生)后来她就成了这样的发型。(指着一位短头发的女生)但是我相信,当每一位同学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的时候都会无比的感动,因为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发肤,受之父母。虞老师也知道,女孩子都是特别爱美的对吗?在座的女孩对吗?
S:对!
T:女孩之美,美在飘飘长发。(众笑)
(评:我这是虞老师个人的观点还是男人的观点?或者是大众的思想?哈哈……)
T:由此可见这个女孩被瑞恩的梦想感动。这就是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一个人有了梦想之后就会——
S:感动别人!(板书)
T:还有第三个原因,请你关注后面的课文,当梦想实现之后,会给非洲人们带去什么?刚才有不少同学也画下了句子是不是?会给非洲人们带去什么?你说——
S:会给非洲人们带去健康。
T:从哪儿看到?
S:我是才第十六自然段。村里的一位老人……
T:是的,带去了健康。还带去了什么?
S:带去了生命。我从这里看出来,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T:是啊!那位老人的肺腑之言,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由此可见瑞恩的梦想实现之后就给非洲人民带去了生命。还带去了什么?
S:我觉得还带去了幸福。因为当非洲的孩子喝上了洁净的水之后就不会再死亡了,那家庭也就更加完整了。
T:带去了幸福!同学们,有一个自然段肯定能让我们感受到,非洲孩子因为有了这口井之后的幸福和快乐!哪个自然段?十五是不是?咱们来模拟一下,感受一下这份快乐,好不好?这样吧,推选一位瑞恩,咱们班里平时谁像瑞恩这样,是个热心的人,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极具同情心的人,是个经常做好事的人,大家的手都指向他,这是多么的光荣!(众笑)好,请起立!你走向那边,这个时候你满怀激动的心情,你走远点好不好?(众笑)
T:咱们都是非洲的孩子!(对着其他孩子说)你的第一口井打好了,你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你现在乘坐汽车,跟随着父母要去看看那口井,当你下车的那一刹那,你发现哎呀,这个村的所有孩子都在村口迎候你,你可以下车了——(对着表演瑞恩的孩子说)
T:咱们该怎么表现,咱么一起来——
S:孩子们大声喊——瑞恩,瑞恩……
T:你接着走!(表演瑞恩的孩子有点害羞)
T:来,有节奏地高喊,脸上绽放笑容!(生喊)
T:挥挥手,挥挥手!
T:好,你看这个瑞恩啊,他非常低调,有点腼腆。(众笑,因为孩子忸怩,老师善意而幽默地评价)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非洲孩子那份快乐!好,现在我们一起概括出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第三个原因——梦想实现之后就可以给许许多多的人,带去——
(评:每一回听课,虞老师总能带给我们惊喜,我想这回他的高潮就是瑞恩到非洲的这个情境表演上。看看孩子们多兴奋啊!仿佛真的成了非洲的孩子!“瑞恩”虽然“低调”却也是人之常情啊!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哦!只是个人觉得有点可惜的是虞老师没有把后面“梦想实现之后可以给许许多多的人带去什么?”这个问题融入到前面的情境表演中。如果当时虞老师能够对瑞恩的扮演者进行采访,我想他会体会得更好,演得更精彩;如果还能采访其他的“非洲孩子”,那么后面的感受或许会更深刻。)
S:希望。
T:带去什么?
S:带去快乐。
T:带去——说响一点!
S:幸福。(板书)
T:这就是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三个原因,一,有了梦想就可以——
S:激励自己。
T:二,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而且可以——
S:感动别人。
T:梦想实现之时可以给许许多多的人带去——
S:幸福!
T:同学们,就像那个男孩说的,瑞恩的梦想是在慢慢变大,是在渐渐地成长,瑞恩的梦想还在继续,请看——(大屏幕出示)
S:学生伴着音乐看资料。
(评:资料的补充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升华了对梦想的力量的看法,为后面写梦想格言做了祭奠。)
T:有什么想说的?说来听听,你说——
S:瑞恩的一个小小的梦想,竟然可以为非洲四十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三个生命获救,实在真让人震惊。
T:也就是说,梦想的力量实在是太——巨大了。还想说什么?
S:瑞恩为了自己的梦想……
T:我想说一开始他只是想打一口井,后来这个梦想居然打了这么多井,救了这么多人!
T:特别打动你的是,瑞恩说的那句——
T:为了干净的水源……你能读懂瑞恩的这句话吗?
瑞恩想要一生都奉献给为非洲的孩子打干净的水井。
T:把寻找洁净的水源,当作自己一辈子的追求,一辈子的梦想,这点一定会深深地感动每一个人!同学们,其实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瑞恩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许许多多人心里的那份爱心!学到这,同学们肯定会对梦想,对梦想的力量一定会有自己的感悟,那最后咱们在《超越梦想》这首歌中谢谢你的梦想格言——写好了,你就大声地把你的梦想表白出来!
T:好,请你第一个表白你的梦想格言。
S:只有拥有梦想才能成功!
T:只有拥有梦想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S: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T:这是你的感叹!
S: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T:有梦想就会有奇迹!太好了!
S:梦想的力量可以让许多人有希望!
T:说得很好!
S:有梦想才有希望!
T:说得很妙!
S:只有拥有梦想才会有现实!
T:那边还有那么多同学还想表白自己的梦想,同学们,虞老师最想表白的梦想格言是——一个人拥有了梦想,他就拥有了翅膀,他就可以——展翅飞翔!让我们——用心凝刻,一起读——梦想之国可以燎原!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T:让我们一起共勉:播下梦想的种子,去努力,去超越!(课件出示)下课!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评:虞大明老师营造了一个情趣磁场,情感磁场!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解决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略读课文怎么办?虞大明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培养概括要点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自能读书获得,也可能是老师点拨后习得。第二,略读课文应该聚焦话题,提出一个思维宽泛问题,有思维含金量,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我们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究,获得理解成果与语言成果,人文成果!谢谢虞大明老师!大气明朗,情色荡漾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