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同体对”与“合掌对”

(2011-09-27 16:13:15)
标签:

杂谈

谈谈“同体对”与“合掌对”

在对偶格中,有同体对,是指同义虚词的对举。如  王维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孤”和“独”对举两词同义,构成对举。《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中的“同对”说,“同对者,若大谷、广陵,薄云、轻雾;此“大”与“广”、“薄”与“轻”,其类是同,故谓之同对。同类对者,云、雾,星、月,花、叶,风、烟,霜、雪,酒、觞,东、西,南、北,青、黄,赤、白,丹、素,朱、紫,宵、夜,朝、旦,山、岳,江、河,台、殿,宫、堂,车、马,途、路。”这里说的同对,就是同体对。同体对的作用是:同义对举,可以在色彩、感情的指称范围大小方面做到同义词的互补。前后照应,首尾相连。

同体对可分为

一,  语义同体对

由同义、近义词构成的对偶格式。

1.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2.晓日临窗久,春风引梦长。(梁《美人春卧》)

1中的“返”“归”,都有归之义。出句中的“返”是自近而返,对句中的“归”是马从由远而驰骋而归。例2中的“久”“长”都有长久之义。出句中的“久”,是强调时间之长久。对句中的“长”是强调梦境的深远。由此可见,语义同体对,是同中见异,须要细微辨别词义。

.语境同体对

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

 

 是对仗的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对。

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纵观古今,对于诗联中的“合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同义对举或两句一义都是“合掌”,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同义对举不可称合掌,而两句一义才是合掌

认为同义对举或两句一义都是“合掌”的观点有:

冒春荣《葚原诗说》(冒春荣:17011760,清代如皋人)说,对法不可合掌,如一动必一静,一高必一下,一纵必一横,一多必一少,此类可以递推。如耿氵韦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合掌。李宗嗣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合掌。贾岛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合掌。曹松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合掌……此皆诗之病也。

《中国楹联学概论》(谷向阳著,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说,合掌,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合掌处处吻合谓之全合,部分合或一处合谓之半合或一处合。此理用之于楹联就是,上下联意义完全相同称之为全合掌,部分意义相同或个别词义相同称之为半合掌或一处合掌、二处合掌。楹联制作中应尽量避免合掌,尤其全合掌是楹联之大忌。避免合掌,应注意上下联对仗的语句的意义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华夏千古万年’”。举例的联为,

神州千古秀

华夏万年昌

并说,“同义词反复使用,其结果使上下联内容完全相同,犯了合掌的毛病。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新

‘云泽’本是‘洞庭’的古称,‘清光’ 本是月色都形容月光的朗彻。同义词的重复运用,上下联的意义雷同,犯了全合掌的讳忌。又举例,                            晨昏三叩首

早晚一炉香

分析道,“此联犯了半合掌之忌,‘晨昏’和‘早晚’是一回事。

有些楹联中出现个别非中心词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也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词语相对,亦未尝不可。如‘万里长征欣比翼,百年合好喜同心’,其中‘欣’和‘喜’同义,合掌,但在全联中所占比重很少,可以通融过去”。

但是,即使是认为同义对举即为“合掌”的人,也提出了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认定为合掌。《中国诗学》(汪涌豪、骆玉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说,意义相同的动词、形容词与虚词相对,不作合掌论。如杜甫《赠韦赞善别》中之江汉古人少,音书从此稀一联,两字虽然意义相同,但属形容词不犯合掌病;又如唐代诗人秦韬玉《贫女》诗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一联,属虚词,也不犯合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