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霁翔:自言“故宫守门人”,天下谁人不识君

(2019-04-13 14:51: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单霁翔:自言“故宫守门人”,天下谁人不识君
    很少有人能像单霁翔这样的,65岁,到点了打卡下班(退休),普普通通的人事变动,竟立登热搜榜,引起公众和媒体的特别关注,一种“不舍”之情在互联网弥散着。
    是因为单霁翔的身份特殊吗?是,也不是。单先生虽然官居故宫博物院院长,之前曾担任过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委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等官职,属于部级高官,但以中国之大,像他这样级别的官员海了去了,也没见谁退休时还能成为热点新闻。不用说,单先生的“不一般”并非限于官职,也不只是他有着清华大学博导、高级建筑师等耀眼头衔,更因其“故宫掌门人”的角色,是那样的熠熠生辉、卓而不群,令人惊叹和折服。
    笔者有幸聆听过单霁翔的讲座,自言“故宫守门人”他,有着“网红”段子手的气质,讲起故宫来,俨然“百科全书”,对馆藏的180多万件文物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其敏捷的思维、渊博的学识,学者的睿智、为官的魄力,使他执掌起故宫来游刃有余、猛料频爆,他的一系列非同凡响的创新举措唤醒了沉寂的故宫,让古老的文物活起来,公众终于领略到有着600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的璀璨奇观。
    单霁翔是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不管他的能耐有多大,反正在他7年前走马上任时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正可谓“一入宫门深似海”,因为在他的5位前任基本上都没得到“好报”或“善终”,什么“失窃案”“错字门”“会所门”等,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折戟沉沙。故宫是什么地儿啊?!都一件国宝都价值连城,诚如单先生所讲,“或是因为安全问题,或是因为文物损毁,一件事没有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对不起民族、对不起国家,就要下台。”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故宫的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的,最怕火,为此单霁翔的第一把火还是很谨慎的,好在他的名字里有“雨”,火还是放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给舆论制造惊喜:清点藏品,限流参观,网络售票,增置休息木椅,扩大开放面积,推进“厕所革命”,给文物和参观者以尊严;“驱赶”人员、还地于宫,宫中“禁车”,连外国元首也不例外。文化创新活动更是惊爆眼球,“石渠宝笈特展”火了《清明上河图》,“青绿山水特展”火了《千里江山图》,《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故宫文物医院和一批修复专家,《国家宝藏》火了乾隆“瓷母”、秦代石鼓……而“紫禁城里过大年”、“故宫灯光秀”则让公众感叹“单霁翔执掌下的故宫越来越会玩了”。与此同时,故宫的微博也成了网红,“雍正卖萌图”被疯狂转载;《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等9款APP下载量数以百万计;书签、T恤、钥匙扣、口红、手机壳等近万种文创产品诞生,让原本神秘的紫禁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且一年就产生15亿元的效益,比A股1500家上市公司收入总和还要多,真真正正地实现了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多赢”。
    而单霁翔本人也成了红得发紫的“网红”,《朗读者》《国家宝藏》《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最具轰动效应的品牌节目几乎上了个遍,重要会议、论坛总能见到这位“故宫男神”身影。他不仅懂文物、学识渊博、做事干练、敢于担当,还是一位妙语连珠的“段子手”,嘴皮子耍出高水平,无论是“故宫跑”,还是“故宫热”,谁能说同这位“掌门人”脱得了“干系”呢?
    单霁翔治下的故宫,以“网红”的姿态刷新了公众认知,让紫禁城“回眸一笑百媚生”般走进亿万人心里,“进宫打卡”成为时尚潮流。如今,单霁翔平安、快乐地退休了。粉丝们纵有万般不舍,终归难逃自然法则。好在出了“宫”的他又来了个华丽转身,马上有文博会顾问之类职衔等着他,他还可以继续做他的文化传承“看门人”。真希望我们国家能涌现更多的单霁翔式领导干部,在自己非常宝贵的职位上干出一番精彩事业。据悉,单霁翔的继任者王旭东,也非等闲之辈,2003年获得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12月成为为敦煌研究院第四任院长,在平衡文化旅游与文化保护、推动发展“数字敦煌”和文创产业方面建树颇多。他的到来,会给故宫带来何等新的变化?我们充满期待。(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