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分析(2)核心人格的形成

(2016-06-10 00:42:21)
标签:

精神分析

心理学

分类: 扎马步
6月9日,心理食堂
曾奇峰:精神分析基础课之2

1. 弗洛伊德认为,6岁以后没有新鲜事。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在这个年龄,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克莱因、科胡特等人认为,核心人格是在前语言期(2岁以前)就已经确定了。克莱因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出生后的第4—6个月就已经完成某种重要的心理整合。

2. 小孩子会在撒尿之后,用脚把小便的覆盖面积扩大。同样,一个人成年之后,让自己住更大的房子,涉猎更多的知识的领域,或者像成吉思汗一样的攻城掠地,这些其实都是小时候的行为的翻版,只不过尺寸变大了而已。

3. 精神分析的4个轮子/人活着的4个驱动力/精神分析的一级词汇:力比多、攻击性、关系、自恋

4. 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之后到1个月内,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他们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这是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曾与母亲或其他人形成共生圈,就会导致病理性的自闭,也即临床上所见的“孤独症”。

5. 在精神分析师的眼里,这个世界上只有3种人:

精神病人(精神分裂症者、躁郁症者);

人格障碍者(前俄狄浦斯期间出现了问题); 

神经症者

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正常人,正常人就是神经症者。只要出现神经质性冲突,就表明一个人处于神经症的状态下。

6. 神经质性冲突,主要即指俄狄浦斯冲突,这包括了:生与死、男与女、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害怕成功之后所要面对的惩罚(最重要)。

弗洛伊德在讲述俄狄浦斯情结时,隐喻了第三点。即,当巨大的幸福来临的时候,会有一个眼睛珠子被挖出来的惩罚在后面等着。

7. “安全感”在精神分析里属于二级词汇,其一级词汇是“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ta的威胁。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安全感降低了,也就意味着ta对别人的敌意增加了。

当一个人对陌生人怀有敌意,ta会担心这种敌意伤害了别人,或者遭受到别人的报复,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话题在两个人之间,这个过程本身即为“防御”。

8. “自卑”在精神分析里也属于二级词汇,其一级词汇同样是“攻击性”。自卑的意思是,把应该朝向别人的攻击,指向了自己。

9.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力比多”与“攻击性”这两个驱力象征化向外化的过程。“力比多”与“攻击性”一般是同时出现的。

10. 所谓的童年经历,就是你曾经住过的旅馆与吃过的菜。那些旅馆的服务质量和菜的口味决定了你现在愿意去哪些地方和不愿意去哪些地方。

11. 所谓“个性”就是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直到别人不再认为那是错误的一种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