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沉静书写教育者的本色----李镇西

(2015-01-05 09:22:07)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文摘
    最近,我常常撰文批评社会及教育的浮躁之风。但就在这浮躁之风中,也有很多老师依然不为风气左右,就像胡主席所说的那样“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去年,我偶然被请进了一个叫“班主任尖峰论坛”的QQ群。说实话,因为太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和朋友们聊天。那次进“班主任尖峰论坛”也是很被动的。所以,刚进去时,我只是看看,不多发言。
    但是,不久我就发现,这里才是真正的“论坛”。几乎随 时都有老师在研讨,他们讨论的大多是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交流各自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有时候,老师有了某些收获,也会到这里来分享。从这些年轻班主任的讨论中,我感到这是一群富有理想主义情怀却脚踏实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者。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们总是守着朴素的心,实践着、研究着、交流着、分享着教育中的点点滴滴。
    这个论坛的主持者叫梅洪建——一个爱自称“小梅”的老师。他对教育有着很大热情,甘于为大家服务,并把全国各地有共同追求的老师——武建君、焦书兵、王莉、杨帆、崔建斌、肖盛怀、咸慧、张立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沙龙。
    慢慢地,我被老师们感染了,也加入其中参与讨论。让我很自豪地是,他们没把我当成“著名”的某专家,而是平等地和我聊天、交流。当然,我年长一些,自然经验教训比他们要多一些,于是,我也坦率地给他们谈我的一些教育感悟。比如,我曾给他们讲如何进行教育写作,特别是如何写教育故事;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具体说是班主任工作,去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如何转化后进生,特别是一些顽劣异常的学生;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甚至碰撞;等等。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对,他们也不完全把我的话当成“句句是真理”,偶尔也会有争论。比如,于洁、徐卫等老师都曾对我的一些观点提出商榷。我当然也不一定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他们的不同看法的确启发了我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尤其是老师们真诚平等地待我,让我很感动。有时,我也会因直抒胸臆而“擦枪走火”,于是,就有老师善意地提醒我,甚至直率地批评我,真是把我当朋友!我从老师们的交流中学到不少东西。我虽然是校长,但我长期同时担任班主任,本学期学校有了小学,我不再担任班主任,但一直兼任着副班主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作为校长,却依然是一线教师——这是最让我问心无愧的。现在,我不但和我校的老师们每天保持交流,而且,通过QQ又结识了全国这么多优秀的老师,真是幸福!
    我常常想,到这里来讨论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师,他们来自大江南北,平时散落在各自的学校里。也许,他们在学校都默默无闻,在校长和同事眼中可能也都“很一般”,可一旦聚集在这里,便显出了理想的激情和智慧的火花。这些老师们之间,包括我和他们之间,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在现实中见面,却因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每天都能在群里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互相取暖、彼此激励。
    几年前,我曾为我校的一本著作写过一篇序言。有几段话完全可以用在这里,作为我对这些老师的评价——
    我们是一群平凡却不普通的教育者。
    我们平凡,因为我们都是学校一线的老师。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承受着学生人身安全、教学质量要求、升学率任务以及家长过高的期待值等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和中国所有教师一样,每天早晨迎着太阳或冒着风霜雨雪匆匆赶到学校,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接待学生家长;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里,还要在灯下备课、阅读或写教育随笔,反思一天的工作。我们有着来自教育的困惑,来自生活烦恼,也因此而叹息乃至流泪……
    但我们又“不普通”。这里的“不普通”当然不是指我们外在的什么“耀眼光环”或“显赫地位”,而是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内心还燃烧着理想主义的熊熊火炬。
    作为一群平凡的教育者,我们没有想过青史留名。我们这些朴素的文字,很难成为“里程碑”或“经典之作”。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文字连如彗星扫过夜空都谈不上,最多是昙花一现。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心满意足,毕竟我们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一起芬芳过,璀璨过。
    只是,我今天还要补充的是——
    因为他们的沉静,显出了外面的浮躁;因为外面的华丽,衬托了他们的朴素。我向他们表示敬意,为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而自豪,并因能与青春同行而洋洋得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