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明天就是小长假,五一后回来,对于初三的老师来说,既是紧张又是特别快过的日子,6月中就考试了,顶多还有1个月的上课时间,暑假就在眼前了。这样想,是不是觉得开心一点呢?时间过的真快,本学期,学校在教学模式上作了很大的改革,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完全改变以往的课堂模式,在这10周的尝试当中,可以说是在一片质疑无奈声中进行强推的。
“质疑”,这样行不行啊?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成绩啊?等等的疑问。在推行过程当中,碰到新问题新困难,这是正常的推进过程,大家要有信心有耐心,大家坐下来,冷静的思考,客观的分析,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无奈”,也许有的老师思想还没想通,你学校要这样做,我也没办法,只能应付着去做。我觉得,尽管一开始你是这样的态度,但是毕竟你已经开始尝试了,希望在做中慢慢理解,从而走到学校的共识中来,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从第11周开始,各年级各学科统一使用导学案,各学科要提前一周把下周的导学案编写好交到教导处统一印制。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时间不长,还谈不上失败或成功,但我觉得有几点是值得提一提的: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推进的过程中,初二级各班在评价模式、课堂控制上做得较好,多数老师的教学理念上都有较大的转变,并且在几次公开课上学生课堂上表现得较为主动,可见老师下了一番功夫,对整个初二级提出表扬。
第二,按时缴交材料。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意见多多,但是各班也很快按照学校要求分组,而且要求统一写导学案,第一次上交情况非常好,各科不管是全年级统一使用一份导学案或者个别班级分开使用导学案,都没有缺交或迟交的现象。综合科(体、美、音、信)全体老师也按要求上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团体合作精神好。由于黎老师请假数周,初二1、2班的英语教学任务需要老师承担。承担。杨老师和沙老师既要在自己的两个教学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又克服种种困难,各自承担多一个初二一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在跨级、新教材的情况下,仍十分认真地备课,体现出良好的团体合作精神
第四,涌现出不少优秀老师。陈老师作为初一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除了初一级的6个班思品教学任务之外,还跨级任教初三八班,上课和改卷的任务都比较繁重,而且在初三的段考中8班思品名列前茅。黄老师和金老师在学校并无安排的情况下主动承担黎老师初一1、2班的导学案编制和月考的改卷任务,毫无怨言。
当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导学案的编制,部分科目还停留在“练习卷”的层面上,未能突出“导学”的作用。在下阶段,备课前要先备学生,针对本班的实际,编制适用的导学案。
2、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未能与学校的部署统一,马虎应付,课堂教学形式换汤不换药。课堂上没有充分利用导学案,仍以讲授为主,未能做到用学案导学。
需要提醒的是,下周二(5月6号)会有区教研组下来调研听课,请老师们认真备课,做好准备。同时为了保证各科教研员都有课可听,所以当日的课表有一些调整,这次是别人怎么看,得要好好的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