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端午节

(2012-06-22 16:49:33)
标签:

母亲

粽子

粽叶

端午节

回忆

杂谈

分类: 生活感悟

   今天一大早,母亲就打电话来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包了你喜欢吃的粽子,我一下子哽住了,原来端午节到了。

   我有些内疚了!

   窗外,下着很应节的龙舟雨,看着飘飘洒洒的雨线,思绪便如那漫天的雨丝,在儿时的记忆里飞舞着。

  

   小时候,对于我来说,吃粽子是一种奢侈和一种梦想。只要春天一过,我便做起吃粽子的美梦了,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那时家里穷,包的粽子用最奢侈的材料也就是糯米、花生、绿豆和红豆了。母亲通常在端午节前的那几天,就开始张罗,早早就到田地里摘芭蕉叶,裁剪好长度,洗干净,晾干,用来作粽叶;买好水草,用来作绳子;又分别把糯米、花生、绿豆和红豆洗干净,放在一个大缸子里用水泡一天,第二天,把这些豆捞上来,晾着。洗干净大铁锅,准备好柴火。一切具备,只等东风。

 

   端午节前一天来了。母亲开始忙开了。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搬出来,我们就开始包粽子。母亲很手巧,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三角形、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的一般是糯米和豆类的粽子,个小,容易吃;长条形一般是纯糯米的碱水粽子,剥开粽叶后,要用线切开一片片,蘸白糖吃;椭圆形的一般是咸粽子,也有豆类,只是厚大一点。还记得,那些包粽子的材料要加些碱和硼砂。母亲说,加碱是让粽子好保存,不容易变质;加硼砂是让煮熟的糯米不会粘上粽叶。

 

   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边帮忙打下手,或者在旁边看着。母亲很熟练的匀好材料,拿一块粽叶,直接用手抓一把馅放子粽叶上,很迅速的包成各种样子,用水草把粽子扎好,放在大铁锅里,然后用柴火烧煮。现在回味起来,用木材火烧煮的粽子特别清香。

 

   大概用猛火烧煮3-4小时,满屋子便散发出花生、红豆及糯米混合而成的香味,馋得我们口水直流。粽子还未煮熟,肚子便“咕咕”地抗议了。闭上眼睛,想着粽子的美味,仿佛粽子已在口中咀嚼。

 

   粽子熟后,母亲先给我们品尝,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看着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模样,母亲慈爱地笑了。那蘸白糖吃的碱水粽子,那时吃起来更是香甜可口,耐人回味。现在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时光荏苒,一晃30多年过去了,但是,母亲那双灵巧的手,在那淡淡的粽叶里跃动的情景,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