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花哥的博文,大有启发,其生活气息之浓烈直呛得人痒痒的,尤其他的那篇《美女不可怕,就怕美女是辣妈》,让人觉着巾帼不让须眉!解气!那影后一影后二的风采真是深入人心!让人回味无穷!
俺本不喝酒。但说起喝酒,也有一些小故事。
喝酒有三不喝:一般不喝酒;确实跑不掉只喝白的不好色;不曾喝醉。
想起来第一次喝酒是生女儿的时候,那是正宗的客家娘酒(甜糯米酒),整个月子有好几坛吧,天天用酒煮鸡,吃得现在依然膀大腰圆够健硕!月子坐完了,也就没喝了。
一直到1999年的9月,是俺第二次喝酒。那是参加岗位培训班脱产学习三个月,毕业了,免不了聚餐。记得那次是在百年老校广雅中学的饭堂搞的,四十多个同学,加上教授和领导,摆了六桌。简单的仪式结束后,班长先举杯自干一杯,四十多个同学也就跟着起哄了,顿时,觥筹交错,干了!胜了!大家就要各自走上岗位,依依不舍,举杯互道珍重,场面意气风发,磨拳擦掌,仿佛要大干一番事业。那天,俺也喝了,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很多同学都倒了,要在广雅休整一段时间才能走。俺呢,是自己从广雅中学出来,自己坐公交车回家的。后来,俺就得了一个“不好”的名声,能喝,且不知其深浅!
2003年的11月,俺参加了七城市的培训提高班学习,脱产两个月,住在北京的首师大。那批广州同去的有8位同行,三男五女。那次学习,有来自北京、乌鲁木齐、成都、大连、杭州等地的精英同行们,同吃同住,收获甚丰。学习结束那天吃饭,是俺第三次喝酒。俺们的毕业宴席在一家有新疆特色的餐厅进行,席间,有新疆的歌舞表演,很热烈豪气!俺班乌鲁木齐、成都、大连的同行们特别能喝,不管男女,站起来先干三杯,吓得俺目瞪口呆!不禁暗自纠结起来,这可咋办好?正想折子对付,新疆的同学拿着酒杯过来了,也蛮有人情味的,听说了,你们广州人不大能喝,也就估计吧,但我看你不像广州人,大家都说你像我们新疆人,来吧,老家人请你喝一杯!嗬,真是强词夺理!俺说了,外貌像新疆人,但里子不是啊!看来是逃不掉了,硬着头皮,貌似很豪爽的干了一杯。后来......也不知干了多少杯了,但不曾醉!
后来,就很长时间没碰过酒。
喝酒是讲环境的。如果你的搭挡不喝酒,那就够健康交往。如果周边的人喜欢喝酒的,那你就跑不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有一点优势就是,俺是个女的,有时候可以赖,赖不了就耍小手段,小手段也耍不了就来大的喝!除非不喝,否则......哈哈!反正自己看着办。
有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喝酒,真的很庆幸!
前几年,班子换届了,俺的搭档是湖北人,能喝!每次应酬必喝,真要命!!开始,俺说不会喝,他不信,还说你啊早名声在外了,不管他怎么挑衅,俺就是不喝;一次可以,二次也可以抵赖,第三次呢,上升到合作的份上了,上纲上线了,扛不住了;那就舔舔一小杯,尽管是舔舔一小杯,缺口还是被打开了!
一小杯,一小杯......
当然,能扛得住的,就得硬扛!
在以后的应酬里,俺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一般不喝酒;确实跑不掉只喝白的不好色;不曾喝醉。
女人嘛,不能失礼的!推不掉的就要打醒精神保护好自己!
偶而,也会疯一下的。比如什么潜水艇、炸弹,花雕烫着喝,加上几粒话梅味道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