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的帽子
(2010-12-06 07:22:36)
标签:
人文情怀苏珊的帽子苏霍姆林斯基桃李满天下教育杂谈 |
分类: 学校管理 |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苏珊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到学校来上课,越新奇越好。孩子们不知教师的良苦用心,只是听教师的话而已。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忐忑不安的心安静下来了,灰溜溜的情绪也一下子飘散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这个故事不过几百字,内容也简单,但我却被其深厚的人文主义内涵所感动。这位教师细心地关注幼小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费尽心力去保护这个一年级孩子稚嫩的双翅,为一个有病的孩子保持一种自尊、自信,从而为她扬起远航的风帆。这就是教育的人本主义光辉。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这个故事能让人思考许多。其一,教育的关注点应放在哪里。长期以来,教育被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功利主义倾向极为突出。一提到教育,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其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等。作为一名教师,如遇到像苏珊那样缺课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给她补课;作为一名校长,他经常思考的常常是办学特色、校纪的规范、教法的改革等。基础教育沦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都可怕地泯灭了,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素质教育,是向教育本源的回归。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教育,你本是对人而言的,并且是为人而进行的,你不把美好人性塑造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那你还能做什么呢?
其二,教育者的首要素质是民主思想和人文情怀。有人说,教师们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陶行知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师生关系最本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合格教师的第一要素不是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基本功的过硬,而是他的生命之爱,他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