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巧径,或许会走出学校发展的一片天空。
这“巧”,不是花架子,不是故作呻吟,而是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生源实际,师资队伍,办学规模,希望能摸索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适合自己发展、发挥师生潜能的办学之路。
最近,由香港启发潜能教育协会主办,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牵线,在我区找了4所同类型的学校开展启发潜能教育的课题研究,我校是其中的实验学校之一。
香港教育局家校合作组高级学校发展主任、香港启发潜能教育联盟顾问杨景辉先生亲自来跟我们4所学校的校长沟通合作事宜。各学校先成立课题小组,组织几所学校的教师做通识培训,分期分批组织老师到香港进行观摩学习,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要转变,再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
11月24日下午,4所学校的老师集中在76中礼堂聆听了香港启发潜能教育联盟顾问杨先生的主题讲座。杨先生对启发潜能教育的基本信念:尊重、信任、乐观和刻意安排进行解读,接着就启发潜能教育理论的要旨:深信所有的人都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的;要改善教育的质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启发他们的潜能,学校必须透过5P(Policy政策、Place地方、People人物、Program计划、Process过程)的同时运作,这5P就好象五指般缺一不可,并且要互相配合,方能全面地发展教育等理念与与会老师分享。杨景辉先生用“海星觅食”的生动案例作比,启发我们去理解改善教育质素的策略,认为学校可以从人物、政策、地方、课程和过程五个方向,刻意作出安排。在五个方向互相推动下,学校便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潜能的目标,使与会校长和教师深受启发。
11月30日---12月4日,4所学校的课题组主要成员一行35人去香港,分别去了元朗信义中学、妙法寺陈吕重德纪念中学、粉岭救恩书院、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中华慈善会谭李丽芬中学共五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和易地上课交流。四所学校也分别带了2-3节课进行易地教学,我校带了语文和数学课。第一批8人由两个校长带队,我留在学校,第二批带队。他们回来说感受两个字就是“震撼”。其实前几年我已带老师去过几次香港交流学习,也基本了解香港教育的状况,跟我们内地是不同,首先是他们那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那种真正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这边是比不上的。对比我们这边讲大道理的虚的花架子多,香港那边是实实在在的做教育。有时,我们自己也很无奈,明知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却无能为力,制度使然啊!目前,我们仿佛在夹缝中生存,努力找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破茧而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