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窝养鸡——弱校发展策略(一)
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有多大的力就做多大的事,量力而行,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创业思维,也是一种稳妥的办法。
然而对于一个新建校,一个相对弱小的学校,这种发展思危就太过保守,在强手林立的竞争中,很难有出头之日。
自己的力量有限,只有联合更多的力量才可以有更大的机会发展自己。所以与别人合作,吸引别人的帮助,利用别人的的经验和智慧就成为今天必不可少的手段。
联合中有三种形式: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与弱弱联合。强强联合,战无不胜,但是强者往往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很难合作;弱弱联合,也可以以弱胜强,但往往需要出其不意,机会难得。弱者如能得到强者的支持,这是最理想的,但弱者必须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吸引强者,否则强者就没有合作的理由。
有个人很穷,为了活命,他想用养鸡下蛋换钱花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他连买鸡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找一位富人商量,他帮富人养他的小鸡,条件时,下两个蛋,自己的留一个。富人很不愿意养这些小鸡,很辛苦,又没有多少钱,不如交给这个人,图个轻松,还能得到鸡蛋。就这样,一年下来,他从十几只鸡,发展到一百多只,又过了一年,发展到三百多只,成为新的富人。
弱校要想办法将自己的老师放出去,放到强校去,就相当于放出一个小鸡雏,将来他会下出许多蛋来。在弱强的联合中,放出自己的人,提升自己员工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联合4所学校,参加香港“启发潜能教育”课题研究,分期分批送老师到香港学校学习交流,目前已送出第一批,预计半年内,所有老师到香港轮训一次,每次一星期,到香港中学听课、上课,讨论座谈,一起感受,期望能改变和吸收一些教育思想。
锯掉椅背——弱校发展策略(二)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是具有严格的层次的:策略层次、管理层次和技术层次。校长作为策略层次,要直接与客观环境密切接触;各部门主任们作为管理层次,负责协调组织内部的工作作为;教师作为技术层次,负责组织内部任务的执行。每个层次掌握的职务有所不同,他们的效能是不同的。
作为各部门的主任们、主管们,如果官僚主义严重,习惯靠在舒服的椅背上指手划脚,组织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带来效能下降。
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所有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停停、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的亏损,克罗克研究之后发现,他的经理们靠在舒服的椅背上,抽烟、闲聊。于是,他想出一个“妙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背锯掉,并立即执行。开始大家都骂他是疯子,但过了一段,大家开始理解他的一番苦心。经理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终于公司扭亏为盈。
在学校里的各位中层们,担当着同样的责任。如果主任们总是埋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不能及时了解问题,也就不能在现场解决问题,学校的工作无法协调,效能就会大大降低。
记住:锯掉椅子背=走动管理。
分解目标——弱校发展策略(三)
日本有一位前马拉松世界冠军,在他第一次获得冠军时,记者问他是靠什么取胜的,他只是简单回答道:“我是靠智慧取胜的。”当时他的话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久,他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又有记者问他同样的问题,不善言辞的他依旧是一句:我是靠智慧取胜的。人们无法理解他的意思,成为人们心中的谜团。
后来他在自传里写道:开始自己练习马拉松时,只要跑十几公里就累得不行,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比赛的前一天,他一定要做车沿着比赛路线走一圈,记住路上明显的标志物,一棵大树,一间银行,一座建筑物等等。第二天比赛的时候,从起点到大树是一段,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从大树到银行,他把它当成新的赛段,依旧全力以赴。把全程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尽最大努力,这就是他取胜的秘诀。
唐朝时藩镇混战,济州城墙破损严重,必须尽快修复。可是半个月过去了,工地的进展缓慢,将军很着急。一位偏将保证三天之内完成工,他将破损的城墙分成五十段,每段只有二尺,每个工匠负责一段,并以高价包给工头,包工头可以拿这些钱自己再去雇工匠。分段以后,每个人都专注自己的任务,偏将又晓以大义,并给做得好的监工高额奖金。偏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迫之以险,最为关键的是分解任务,终于在三天内完成了任务。
作为一个组织的学校,一定有他自己的目标或规划,但是重要的是将目标分解为阶段任务,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全力以赴。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的时候,我们都向我们的大目标前进了一步,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