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那么多年的基础教育,感觉越来越困惑。
素质教育也喊了十几年,近几年又强调用“新课标、新理念”来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制度。可社会上乃至各级的教育行政领导,所关注的还是一张试卷的成绩。还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育教学水平;每学期用不同形式的“质检”手段来促进提高教育质量。每次“质检”考试,又是交叉监考,又是集中评卷,甚至还要当众算“优秀率”打“平均分”,造成一些校长以此优秀率,平均分来评价教师,一些老师又把眼睛盯在一两分的平均分上进行竞争。为此给老师、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从不考虑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会使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
加上而今媒体经常报道有关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厌学,不做作业,从而采取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行为加以反抗;有的教师因学生总不做作业而恼羞成怒采取了过激行为……。这难道都是老师的错吗?
为此,我总在思考,我们的教学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教师辛辛苦苦的教学,只是为了在“质检”中比一比高低吗?只是在“质检”中展示自我吗?只是为了应对“质检”而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吗?只是为了教师自身的荣誉而不顾孩子的意愿而牺牲孩子们的健康、幸福、快乐吗?固然学生将来要面临升学,升学就必然意味着“选择”和“淘汰”。但我们的教学还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方面的目标是不容淘汰的。所以,要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富有责任感、有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取的信心和决心的过程。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远比卷面成绩与升学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