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学校的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利用综合实践课时间搞团康活动,这本来是好事,而且从整个过程来看还算完成,但是,我觉得没有达到团康活动所应有的效果。
反思今天的活动,有几方面做得不够的:
1、活动确定的太匆忙。学校每周二下午为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课时间,原来有安排内容。上周四上午突然改为团康活动,并且跟区的教育辅导中心定好了时间,不好再推;下午我们几个人研究,因为在两个年级铺开来搞,涉及的学生700多人,还有教师的分工等等,一些细节要想清楚,要认真做好详细方案。我的观点是,要不不做,要做的话就要做好。方案做好了又要传到区的教育辅导中心,周五上午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还要通知老师,时间是很紧的。
2、班主任没参加过团康培训,一般的流程也不清楚,如何当领袖?班主任必须要先行培训。
3、区的教育辅导中心的导师与我们没来得及沟通,今天中午来到学校,区的教育辅导中心的16位导师才分工,虽然他们已经做过导师了,但必须对学校有个了解。
4、其他下班老师没通知到位,导致活动开始了,有个别老师才姗姗来迟。
我想,这些都是学校领导层面在对这项活动欠缺考虑,匆忙上马,导致的后果是很大的,效果暂且不说,其隐藏的后果是教师如何看待学校领导的决策,从而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思想是最难收拾的,要吸取教训啊!
由此,我认为:1、学校的工作必须要有计划性,不能心血来潮,想搞就搞,事前要有计划,有方案,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才铺开,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在第一步做好的前提下,学校行政决策只能有一个声音,不能多个声音,否则会混淆视听,教师会不知所措的。3、学校要有统一的共识,要有一个向心力,也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问题。
因为核心价值观无形的弹性管理比相对刚性的制度管理更能发挥其积极的导向、凝聚作用,促使学校教师向同一目标努力奋进,进而完满的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是一盘散沙,人心无法凝聚,合力无法形成,教育教学活动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