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启功教你运笔十三法—“折笔、抢笔、衄笔”

学书|启功教你运笔十三法—“折笔、抢笔、衄笔”
书法,涂墨成点,引点成画,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章。莫非都是由点画错综组织而来。故学书应先习点画。习点画时,首先的问题是如何运笔?怎样使点画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象有变化?怎样才能准确体现?这要从毛笔的运动上来分析。 我们看一下:在实际行笔时,往往有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横向,即笔锋就纸面后前后左右的运动,作用在涂墨成形;二为纵向,即笔锋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其作用在于渡墨与纸。在我们运笔时,纵横交错,同时运动,还要用心、眼、手,相互配合而成点画。这其中,会形成很多种笔锋的运动状态。综述如下: 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520/76579029_1 (一)落笔:笔刚着纸,谓之“落”。是笔将动未动,运笔之始。 (二)顿笔:笔抵纸,力注毫端,水墨下注。其势如锥钉地,唯恐不深,但不可过重。重则点画肥滞。 (三)蹲笔:如顿但不重按。蹲时,墨下如蜻蜓点水。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 (四)提笔:拔笔高起即提。顿笔、蹲笔之后,均需提笔。提则墨由毫入纸。其势如大鹏奋飞,离地初翔。但不可过高。过高则点画轻飘。 ( 五)过笔:提笔后直道而行。不曲不折谓之过。或曰走笔。其势如箭离弦,贵于迅疾。 (六)挫笔:顿笔后略提笔,使笔锋略转动,微离顿处,谓之挫。多用于笔画转折、变换方向时。其势如错齿磨牙。需掌握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520/76579029_2 (七)折笔:笔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谓之折。折笔要藏头。其势如曲指成拳,自然圆劲。 (八)抢笔:笔锋不落纸,盘空作折势,谓之抢。其势如抽鞭作响。折笔实而抢笔虚;折笔重而抢笔轻。 (九)回笔:笔驻,挫而复返,谓之回笔。 (十)衄笔:笔锋去而逆返,谓之衄笔。其势如蜗牛入壳,缩而不折,与回笔不同。 (十一)转笔:笔锋回旋谓之转笔。折必先转,始能不露棱角。其势如循规作圆,斂而不放。 (十二)纵笔:笔锋且过且提,去而不返,谓之纵笔。其势如纵鸟出笼,凡点画止处,露锋不藏者,皆纵笔。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笔锋着纸,停以取势,谓之驻笔。势如驻马四顾,欲进还留。 用笔如何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520/76579029_3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且是一门高深的线条表现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特艺术。凡是具有一定法度并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就是好作品。比方音乐,它有噪音和乐音之分,如果发出像手挠玻璃的那种噪音,别人一定会讨厌。同样,好的书法作品要如音乐中高山流水、二泉映月那样,观众才愿欣赏。 |
|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