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有术:三招“升级”汽车安全系统

标签:
未来汽车安全保险杆气囊卫星 |
分类: UFO前凑 |
救命有术:三招“升级”汽车安全系统
多数人经常都会认为,现代汽车是“很科技”的,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复杂技术”,但是实际上,现代汽车与科学其实是有很大差距的!
1.“弹性”保险杆,车民的保护神
众所周知,现代汽车经常是经不起轻轻一撞的,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亲密接触”,它都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为什么会这样呢?现代汽车不是“很安全”吗?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其中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汽车的保险杆设计不科学。
http://s3/middle/5c85659cg900899e65a12&690
我们知道,汽车的保险杆经常是一个“坚硬无比的铁胳膊”,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坚硬的保险杆,其实并不是保障汽车和乘员安全的“保护神”!相反,它还是对安全非常有害的因素。这个道理很简单——高明的拳师,虽然他们出手十分快捷和凶狠,但他们绝不会猛力地将自己的拳头直直地甩出去;而是让自己的拳头保持一个合理的弯度和弹性的状态,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与这个原理一样,汽车的保险杆,其实也应该设计成具有这种弹性的特征。现在我们构想对汽车的保险杆进行一些“升级”,即把汽车的保险杆设计成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保险杆”或者“可伸缩保险杆”。
弹性保险杆,就是在制作保险杆时,加入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使保险杆既具有坚硬质地,又具有弹性特征。这种保险杆,因为既有一定硬度,又具有一定弹性,所以在汽车遇上轻微碰撞时,就可以借助其弹力,减少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使汽车和乘员变得更安全。
可伸缩保险杆,就是将汽车的保险杆部分(前端保险杆或尾端保险杆)设计成能自动向前后方“伸缩”的结构,也就是在汽车的保险杆内侧方(靠汽车车身的一方),加装一个可以自动伸缩的弹性装置;这个弹性装置平在处于“缩紧状态”时,汽车的外观与传统外观没有什么区别。当汽车在相撞时(相撞前的一瞬间),则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启动一个特殊装置,将“可伸缩保险杆”打开,这样汽车相撞时便能产生一股缓冲的力量,从而使汽车和乘员变得更加安全。
2.“主动启发”式安全气囊,让乘员更安全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说在某时某地有某款“高档汽车”在碰撞后,有某位乘员被“安全气囊”撞伤的事例。人们不禁会问:安全气囊不是“安全的气囊”吗?怎么会“撞人”呢?问题在哪里呢?其实,问题就在安全气囊的启动机制上。
我们知道,现代汽车上的安全气囊,都是在汽车发生碰撞后才通过碰撞启动装置“迅速打开”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启动机制,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因为在汽车碰撞后才开安全气囊,其速度就要非常迅速,因为速度太慢了,安全气囊会毫无用处;但安全气囊开启速度过快,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即安全气囊容易“撞人”。
我们现在来对汽车安全气囊的启动机制进行“升级”构想,即将汽车安全气囊的启动时间改在汽车相撞前瞬间打开,其情况就会大大不同。因为安全气囊此时是“主动开启”(注:此名称得益于我的一位朋友的友好提示)的,而是不被动开启的;乘员在这种启动机制下,将具有一定的预知能力和防范时间,从而避开安全气囊的突然冲击。因为在汽车安全气囊开启时,汽车还没有发生碰撞(它距离汽车碰撞还有一个微小的时间差),那么乘员此时也就不会因为汽车突然碰撞而向前倾斜;安全气囊开启后,接着才发生汽车碰撞,但此时乘员已处在安全气囊保护下,安全气囊将不再对乘员构成威胁,因此这种启动机制产生的这个“微小时间差”,正是保证乘员安全的重要条件。
3.向导驾驶系统,畅行世界的“两张地图”
我们知道,不熟悉道路状况,也是导致行车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人们便引进了车载卫星导航仪地图,但卫星导航仪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它经常“跟不上形势”,因此许多人根本就不喜欢使用它。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对卫星导航仪“跟不上形势”的现象存在错误认识。他们认为,这是卫星导航仪“升级不及时”造成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真正的原因,乃是人们对卫星导航仪地图的应用不符合科学原理所致。
http://s5/middle/5c85659cg90089d8d8014&690
这个道理很简单,这就像我们拿着一张世界地图,却很难凭借它旅游世界一样,因为世界庞大而复杂多变的,人们怎么仅凭借一张“世界地图”就能畅游世界呢!显然,要畅游世界,就必须具备“两张地图”,即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区域地图。当人们凭借“世界地图”进入到某个区域时,人们便不宜再使用“世界地图”,而应该使用该地区的“区域地图”;当人们不停地变换这“两张地图”时,旅游世界就能畅通无阻。
车载卫星导航地图也一样,如果仅凭一套所谓的“通用卫星地图”,并企图通过“不断升级”来导航是不行的;因为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卫星地图无论进行怎样的升级,都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跟上实际形势的变化,可以说,这正是卫星导航地图“跟不上形势”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解决卫星导航地图“跟不上形势”的问题,正像我们旅游世界一样,应该使用“两张地图”。
现在我们来对卫星导航地图进行“升级”构想,即将它升级成“向导驾驶系统”。这种系统是这样的,比如,当我们凭借通用的“世界(卫星)地图”从某个城市进入另一个城市时,可以通过车载的“向导程序”,从当地的道路管理部门网络中调取这个城市的“区域(卫星)地图”,然后凭借这张“区域(卫星)地图”引导自己行车。因为“区域地图”是当地部门绘制的,更容易根据实际的道路情况进行明细标注和升级,区域范围又小,因此它的可靠性和时效性要远远比所谓的“世界通用(卫星)地图”更理想,是真正的“动态(卫星)地图”;当人们离开这个城市进入下一个城市时,人们又可以使用相同方法,获得该下一张区域(卫星)地图,以指导自己行车,就像拥有一位“向导”那样,这样人们行车就会更加方便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