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荐〗“国学大师” 林语堂先生的启示

(2009-01-16 11:26:57)
标签:

林语堂

韩寒

大师

鲁迅

垃圾

文化

幽默

季羡林

国学大师

中华

教育

简体字

分类: 说说地球人

 

——此文在新浪"草根名博"之草根大讲坛[推荐]三天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兼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他学惯中西,热衷于救国救民、针砭时弊,曾和人合作创办《论语》与《人间世》。

 

他给我们今天这些70后,80后和90后的启示是什么呢?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自私的社会,中国人有“三大劣根性”:

 

忍耐——对什么事都能忍,包括不合理的事情。

无所谓——即对自己被人侵犯“无所谓”,对别人被自己侵犯也“无所谓”。

老猾俏皮——即“老奸巨猾”。许多有经验的中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省事”,往往都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不平现象,只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不再关心别人,他们不仅懂得“绕开石头”走路,甚至还会过河拆桥。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还有“三种坏习惯”:

 

一是虚荣的待客模式。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1、浪费性:三四个人下馆子,往往要点一大桌菜,吃不了还不好意思打包。

2、虚荣性:没有钱还要点昂贵的菜,就算平常朋友之间聚餐也是如此。

3、虚伪性:请人吃饭经常不是友谊象征,而只是一个局,背后是彼此心领神会的交易。

 

二是了解世界却缺乏爱心许多有经验的中国人,都对社会摸得非常通透,但却不愿为改变社会而付出,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代价。

 

三是有礼貌却没有礼仪多数中国人,都会非常注重礼仪;但在礼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冷漠、自私,笑里藏刀,甚至是落井水石;私毫没有尊重他人的表现,这种礼貌是真正的礼仪么?

 

林语堂先生曾经告诉过我们:做人要学会。。。。。。

 

——在逆境中品味生活之乐。

 

因为他认为,人生最应该注重的是——心灵的快乐。

 

那么,林语堂先生为什么会这么注重要在“逆境”中品味生活之乐呢?

 

因为能在逆境中品味到生活之乐的人,有三大处世优势:

 

一是逆境中的“生活成本”比较低。在顺境中生活,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需要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作为支撑;而逆境生活则不会这么“铺张浪费”。

二是在逆境状态下,人们不会设定那些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而在顺境中,人们通常会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并要求自己去追求这些东西,结果往往会跌得很惨。

三是因为逆境通常是事物的“常态”,而顺境只是暂时的;学会在逆境中生活,能让人看淡世俗的东西,不至于追名逐利,而丢失人的本性——重要的是,学会了在逆境中快乐的生活,能使人们在逆境真正来临时,不会逆境吓倒——并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境和美好的生活。

 

。。。。。。

 

可以说,林语堂先生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放在今天的70后,80后和90后的人面前,仍然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可见,林语堂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师;他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然而,我们今天的那些以大师自居的“大师们”,他们是在用什么思想来告诫我们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