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乡访古之二十:寻访清末著名实业家廖树蘅故居——珠泉草庐

(2016-10-09 09:09:59)
标签:

宁乡

历史

任务

廖树蘅

原创

分类: 宁乡人文
宁乡访古之二十寻访清末著名实业家、著名学者廖树蘅故居——珠泉草庐

    廖树蘅  (1839~1923)  名荪畡,清末湖南矿业先驱、实业家,晚清湖南著名学者、诗人。宁乡县停钟人,横田廖氏。初入湘军提督周达武幕。光绪三年(1877)在陈宝箴家任教。1893年主讲玉潭书院。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其主持常宁水口山矿,创明窿法采矿,成效颇著,赢利600万两。1903年调任湖南矿务总局提调,升总办。1907年捐主事,加四品衔。后以湘抚保奏,获二等商勋,加三品衔。辛亥革命后归老家——横田湾宅第养老不问世事。
        廖宅在清末和民国都是很有名的苏州园林式建筑,廖修珠泉草庐为读书之所,另修石屋场、梅壑、大雾寺等,大雾寺今为罗姓人重修,其他都拆毁不存。大雾寺是横田廖氏先祖所建,在山脚下,可拾级而上,山门原为清末建筑,现已整修,原寺已毁,现新建,门联对联为“九大相竞,重雾初开”。
    廖树蘅平生交往多湘中名宿,辑《珠泉草庐师友录》十一卷,此书辑录廖树蘅师友百余人的投赠之作,由其外孙梅焯宪于民国二十七年编廖也是诗人、文学家,著有《珠泉草庐文集》《茭源银场录》等。廖有六子,子孙多有文才和成就。博主因研究宁乡文化而与廖树蘅后人廖志敏先生相识,志敏先生在京城中央大报工作,热心和致力编辑先祖廖树蘅诗文,已经出版《珠泉草庐文录、师友录》等。我宁乡罗氏与廖家亦是姻亲,廖树蘅曾专为《宁乡罗氏族谱》撰文。


http://s1/mw690/001H1j0azy75C6SFjaw30&690
廖氏故居围墙依然耸立

http://s5/mw690/001H1j0azy7dNctq30E74&690
王闿运为廖树蘅夫人题写墓碑

http://s8/bmiddle/001H1j0azy7dNcve0LR57&690
廖树蘅故宅花园石座墩

 

在光绪十一年的阴历十月,廖树蘅专门作了《珠泉草庐记》一文:

       余所居当宁乡西南鄙,与湘乡、湘潭接壤,前矗高峰,后枕平冈,良畴广衍,清溪贯其中,所谓珍珠泉者是也。地宜檆、槠、松、枥,弥望郁然。

       先世自元延右时卜居于此,地既僻远,故患害不至,仍免于播迁。宅西有小园,先大父芬田府君所垦辟,杂植桃、李、梅、杏、山茶、牡丹、紫薇、木香之属,而拳曲臃肿之枝,玲珑瘦丑之石,骈罗舛互于回廊曲礅间,中有小丘可眺远。菉竹丛翳,猗猗送寒,下为荷池,珠泉坠其中。池南老梅一株,矫如游龙,花时飞英,散馥真香雪海也。

       自府君下世,园渐陊剥,近始稍稍葺治,另于园西添置椽橑,榜曰:“珠泉草庐”。敞其中櫺,其左右翼以长廊以通居室。日扶老母率诸髫穉嬉游其中,以为乐笑;或隆冬夜静,挈儿子读书庐中,溪声夜豪,霜月晶皎。呼僮汲泉,支鼎燔霜叶,烹沩山新焙,水火相搏,飕飕作松风鸣,泉声书声赓续而起,仰视天宇,寥碧万象,孤迥灑然,不知人间世复有许事。

 

       庐占地绝高,出缭垣之上方,春东作兴,傭人叱犊田中,倚树观之,林雨溪烟,豁然呈露,是不第便于课读,且便课耕焉。……


廖树蘅好友,国学大师陈三立先生写道——

       余友廖君荪畡,通敏善识议,才智足以为世用。世之需廖君方甚深无穷,顾幡然退居于所谓珠泉草庐者,莳花娱钓,养生尽年,日率诸子耕读其中,有终焉之志。廖君居湖湘之间,寇乱兴,乡人出死力兴兵诛灭,勋位爵禄,灿然宇内矣。……今廖君遐观玄览,萧然无营,谪顾外之非,务反本之业,以督其躬,以课其子弟,其可谓守道之士。道者,导也。有道以自镇其心,因而导人人之心以俱镇也。乡鄙之中,四境之内,挹珠泉之馀清,缅廖君之高致,相与黜浮毗,奖纯素,弦歌徜徉,重去其乡,挽俗尚之流失,遏乱萌于无形,顾非廖君之隆指耶?廖君明机权而审于世变,得余言,当益充然自信而无疑也。

       对于珠泉草庐的修葺之事,廖基植有诗为记。在《紫藤花馆诗草》卷三中,收录有《中园新葺茅庐,四面高山,清泉贯其中,左右林木映带,作诗一首》。全诗为:

                      达官乐朝市,穷士爱幽居。

                      澹然遗物慮结此园中庐。

                      诛茅謢修檐,开径接前除。

                      众山既环拱,嘉树亦扶疏。

                      櫩风交松篁,朝露委丰蒲。

                      溶溶前溪水,逶迤入我渠。

                      游鱼跃清波,碧沼明荷渠。

                      开轩坦然坐,府仰常自如。

                      崇岩耸崔嵬,远峰自威纡。

                      纯青被遥甸,秀梦摇平墟。

                      廊空月常留,林密易储。

                      啸傲心自间,流观乐有余。

                      此间有佳气,聊以自相娱。

       廖树蘅的次子、著名诗人廖基棫也作有《中园新葺茅庐,四面高山,清泉贯其中,左右林木映带》一诗,诗名与其长兄廖基植雷同,似乎是兄弟两人有意为之,令人大有相映成趣之感。诗云:

                     依陵辟荒圃,筑室面平原。

                     群峰罗户庭,列树环崇垣。

                     激流贯清沼,植援当篱樊。

                     修篁既当窗,积石亦临轩。

                     长渠泛蒲藻,遥渚迷荪荃。

                     举目玩华滋,倾耳聆潺湲。

                     闲庭屏氛襍,芳榭凝苔痕。            

                     惠风荡叢兰,灵雨绿陈根。

                     已观群卉萎,未厭乔木繁。

                     信美既吾室,赏心唯兹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