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砂
粒径为0.16~5.0mm的颗粒。要求:(1)颗粒级配。按筛分结果分为I、Ⅱ、Ⅲ三区(即粗砂区、中砂区、细砂区),其分区标准如表1。(2)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如表2。(3)用Na2SO4溶液法检验的坚固性指标,其值为5次循环后的重量损失,在寒冷地区处于潮湿状态下的混凝土不大于8%,其他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不大于10%。(4)云母含量不大于2%。(5)轻物质含量不大于1%。(6)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以SO3计)不大于1%。(7)有机物含量,按比色法试验,不深于标准色。
混凝土用碎石及卵石
粒径大于5mm的石块颗粒。要求:(1)颗粒级配。按公称粒级分级(以mm计),其中连续粒级有5~10、5~16、5~20、5~25、5~31.5、5~40等粒级;单粒级有10~20、16~31.5、20~40、31.5~63、40~80等粒级。每一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在每一粒级范围内,各筛累计筛余量(%)均有不同要求。(2)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25%。(3)含泥量不大于1%~2%;泥块含量不大于0.5%~0.7%。(4)颗粒强度,按压碎指标计。根据不同的岩石品种和混凝土等级,其压碎指标限值也不同,一般为10%~30%。(5)坚固性指标,用Na2SO4溶液循环5次,在寒冷地区处于潮湿状态下的混凝土重量损失不大于8%,其他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不大于12%。(6)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的限制与砂相同。
含泥量:会降低混凝土和易性、抗冻性、抗渗性,增加干缩。而且对于高强度的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轴压、弹性模量、收缩、抗渗、抗冻等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产生不利的影响,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收缩及抗压强度影响更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影响越明显。
云母含量:易滑。软弱、黏结性差。黑云母容易风化,白云母容易劈裂成很薄的碎片。
有机物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砂子即使含有0.1%的有机物,也能降低混凝土强度25%,有机物的不良影响在耐久性方面更加突出。
针片状就是影响砂石的空隙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