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心理分析
(2009-01-03 22:39:58)
标签:
御宅族社会化过程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日本杂谈 |
分类: 社会学0702班 |
宅女心理分析
日本动漫<<幸运星>>里有这么一个人物---泉次方. 她是御宅族的典范. 发育不良身材幼小但性能强大彻头彻尾御宅族.自小跟随老爸玩美少女游戏,五岁开始跟随老爸参加动漫展,狂爱动画和游戏,讨厌所有影响动画播放的节目,讨厌所有占用看动画时间的运动,通宵游戏上课瞌睡作业抄袭,未成年公然玩十八叉游戏,在日常谈话中加入常人不知所云的宅话,用动漫角色的萌点来评论周围朋友,为了买动漫限量纪念品到COSPLAY咖啡店打工,扮演的还是最喜欢的角色凉宫春日。一直推崇的原则是喜欢的Quo卡要买三张,保存用、奖赏用、使用。是动漫店老板为之疯狂的人物,江湖人称传说中的少女A。
宅女是御宅族之一.御宅族源于20世纪的日本.御宅是指一些人过份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他们对于自己沉迷的事物无所不知,还每天不断寻找新的资料加以牢记,希望把想知道的事情尽量记入脑中,也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因此,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御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很多时御宅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不懂适应社会。亦因此,很多人会把拥有以上特征的人误认成御宅。完全宅的表现有闷骚,双面性格,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网络,不想上学或上班,无规律作息,网友众多,爱养宠物,收藏癖,爱拍照,超喜欢写日志.............
根据其表现,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 消费型御宅:拘泥于某种对象,将金钱与时间完全投入其中的御宅。(比如模型手办收集),二是心理型御宅.心里御宅又有两种类型的心理型御宅1,想将自己的爱好传播给周围的人.2,自己创造出兴趣爱好.
宅女从小就好静,不喜欢人多。独生子女,家人不放心在外面跑,所以经常被关在家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亲戚朋友的感情不是特别的强烈。交际圈子小,同学之间的联系毕业后就断掉了。从中学开始,强迫自己积极与人沟通,完全没有成效,受打击后继续宅…… 宅的原因就是不愿意与外人交流。兴趣不一样,聊天也聊不到一起去。然后发现在网上比较轻松还可以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人,习惯性的逃避现实生活,于是 ~ 就宅了
现在对于宅,有不同的评价.又得认为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也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病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宅人们每天睡到自然醒,整天对着电脑;喜欢用iPod或游戏机打发时间,擅长运用MSN或电邮与人互动,每天固定浏览社群网站接收信息;每天吃快餐,久坐在电脑前……不仅生活与外界隔绝,也会造成心理上的隔绝.
首先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宅女生活.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著名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对社会现象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这种观点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在文化延续中的重要性。
不管一个人怎么身生活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始终还是一个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既然要做社会人,那么就要和社会进行融合.也许有人会说,我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信息不是融合方式吗.但是我要说,没错,获取信息是是可以让自己不脱离社会,但是与社会融合,进行人的社会化视需要人际交流的.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根据对方刺激反应来调整自己.单纯获得信息进行信息整合,但是这种脱离社会群体的信息收集只会导致个人成为信息收集器,不会去更好的判断,因此也会在价值观上脱离社会的主流文化,成为亚文化成员之一.
宅女实际上是一种不成熟人格的表现.
成熟人格包括六要素:自我意识的扩大,和他人密切联系,情绪的安定(自我包容),具有对现实的知觉技能,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统一的人生哲学.
成熟人格的形成是建立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的.整天躲在家里坐在电脑面前的宅女们怎么能会去和自己以外的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失去了基础那么成熟人格的建立就无从谈起.
人,必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同学间、同事间、夫妻间、朋友间、 与上司与远亲、与近邻、与路人,每个场合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都不同,除 了要充分洞察现在环境之外,没有成熟失格,是很难适应这些复杂多歧、瞬息万变的环境的.
宅女不仅是一种亚健康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说,我认为,宅女还是越少越好.
心理学报告--社工0702班--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