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凤石的故事
宏伟庄重的天坛祈年殿,是明朝初年修建的天地合祭的场所,原名“大祀殿”是锥形十一开间的大殿。因礼制变更,於嘉靖二十四年改建为圆形三重檐大殿,更名为“大享殿”(目的是大享天下神祗)就是今天用做北京地标的,大家见到的,“祈年殿”。走进殿内,您抬头看,是华丽的油漆彩绘抖拱架梁,正中心是圆圆的彩绘浮雕龙凤藻井,正对它下方的,是本故事的主题-----龙凤石。围绕龙凤石周围的是,平平展展的,向四周放射开来的艾叶青石地板。
“龙凤石”直径88公分,材质是大理石,石面纹理奇特不凡。如果您耐下心来,仔细端详,实是一幅龙凤呈祥的图案:一龙一凤,龙的颜色较深有须,有角,凤纹稍浅头尾俱全,一升一降身旁衬有祥云,维妙维綃,顾,称之为“龙凤呈祥石”。石面上的龙凤佈局,竟与祈年殿垂直上方的,天花藻井中心的,贴金龙凤浮雕,不仅位置相对应,而且石面上的龙凤的位置,姿态,也均与殿顶浮雕对应一致,下面的是混然天成,上面的是人工雕凿,一下一上遙相呼应。数百年来,共同体现了祈年殿阴阳和谐龙凤呈祥的主题,该石奇特的纹理十分难得珍贵。是天坛的镇殿之宝。
传说这龙凤石在大殿初建成时,圆石表面上只有一翔凤,并无龙相伴,殿顶藻井中心浮雕上,也只有龙而没有凤,一上一下互不相扰,据说这大殿建成以后开始啊,皇家为了大享天下神祗,每年前来祭拜,不知到了哪一代,皇上荒淫无道,把大享天下神祗,都不放在心上了,该祭天,也不来了,该求雨也不到了,这宏伟的大殿被搁置起来,遭到了冷遇,这皇上啊,天天吃喝玩乐,这玩乐之风竟然延续了百年!这壮观的大殿也闲置了百年。在这期间,殿顶的金龙,和地上的翔凤实感寂寞,於是开始交往,翔凤时而飞升至殿顶与金龙相会,金龙也时而降下地面,与石上翔凤谈心,日久天长,竟成了情意绵绵难舍难分的情侣。
时间流逝,转眼就是百年,大明王朝灭亡,江山易主於大清,这年顺治皇帝诏定:每年孟春(正月)亲自到该殿举行祈谷大典,祈祷上天以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间虽然已大变,朝廷虽然已更迭,可这殿内的一龙一凤只顾谈情说爱,对外面的巨变却混然不知,依然我行我素,一天,这对情侣正专心在石上幽会,突然殿门大开,皇帝在百官簇拥之下,步入殿内,迳直走向大殿中心,在圆石位置对天地行跪拜礼。这龙凤情侣,豪无准备,躲避不及,被皇帝老儿跪在腿底下,压在了石上,不能动弹了,从此这块圆石上,就有了一龙一凤的纹样了,这圆石,也就被人称做“龙凤呈祥石”了。与其相对应的殿顶也由“金龙藻井”变成了“龙凤藻井”了。
------李维仲撰文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