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与小

(2015-01-30 18:20:32)
标签:

荞面

女儿

树皮

红薯

    已经过了腊月初八,一切和平常一样。

    记得小时候的一句谚语: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剩下七八天。大家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吃有喝。

    过了五十岁的人都能记得小时候吃不饱的情景,但现在讲给下一代们听,孩儿们非但不信,有时还把你整得哭笑不得。记得有一次家里蒸吃荞面角角,女儿狠劲地吃了十几个,吾把六十年代人吃树皮,生吃荞面说给女儿听,谁知换来的是你想不到的“没有脾气”。女儿说那时人吃树皮是为了美容,而且是植物的,较高档;那时人吃荞面是为了减肥,因为荞面里含的卡路里很少,是减肥的佳品。当时就气得我火冒三丈。

   是啊!女儿讲得一点也没有错,但对上一辈吃不饱的历史全然不知。

   怪谁呢?怪家庭还是怪学校的教育。打那以后,好像有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我的心上。让我郁闷,让我心酸,更让我回忆。

   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大手大脚,在酒店吃饭聚餐,不记得上辈的苦难;有时在街上看见年轻人把好好的衣服做成补丁烂衫;更多的看见在清晨,在假期,步子匆匆手里还拿着快餐。

   星期天,女儿回家带了一大堆我爱吃的“忆苦思甜”食品,有烤红薯,有柿子炒面,有荞面饺饺,还有包谷窝窝头。女儿搂着我的脖子笑眯眯的说:爸爸这是你们那个年代“救命”的食品,听说有的叔叔阿姨吃“榆树皮”都中毒了。当时我很是吃惊,心想“这太阳咋从西边出来了”。女儿给我喂了一块烤红薯,甜甜地对我说,爸爸,你们那个年代吃了不少苦,我们从小学的课本到大学的历史都学过,全面的情况可能比你,还知道的多,只是我们这代人不想整天挂在嘴上罢了,历史固然不能忘记,但牢记不能整天挂在嘴上。不奋斗,不创造,那么,今天照样吃的还是这些,甚至比你们那时还苦。

   吾独自漫步在江滨大道上,心里细细的体验着晚辈的话。

   社会进步是自然规律,好的传统精神固然不能丢,但也不能用老的眼光要求现实。假如天天嘴里喊着“忆苦思甜”,不去用实际行动改变现实,那世界将是这样的:用农村的簛子在大会堂为国宾端饭;给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访穿上灰布衫;礼仪接待的西装要有补丁;出席宴请的男人头上要有辫辩......

     再过十几天就要过大年了,又要多一岁,惭愧!http://s7/mw690/001GZm9pzy6PADUTZbg1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