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夜市上品尝了麟游县的特色小吃,按原定计划要去九成宫遗址看看。本来我们要“打的”去,可是晚上去九成宫的出租车很少很少,索性徒步前往。
大家沿着麟游县的老街慢步前行。此时是晚上九点多,沿街的单位灯火很少,个别单位甚至亮了一盏值班灯,就连麟游县的公安局的大院也显得很安静很安静。我数了数,一共只亮了两盏等。此时心想,这里的治安状况肯定良好,不然,公安局不会这样安静。
不一会,我们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大片灯光,这灯光与街上的灯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渐渐靠近,前方的灯光五彩缤纷,层次分明,绚丽多彩。大家都很兴奋的猜想,亮灯的地方,肯定就是九成宫。http://s3/middle/5c77e837xc2b97bdd9072&690
http://s9/middle/5c77e837xc2b98395d8b8&690
http://s1/middle/5c77e837x79df5a22cb00&690
http://s5/middle/5c77e837xc2b987e639b4&690
http://s1/middle/5c77e837xc2b98a42d200&690
http://s13/middle/5c77e837xc2b98ca525cc&690
http://s9/middle/5c77e837xc2b98f649018&690
http://s2/middle/5c77e837xc2b9920a81b1&690
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隋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开皇十五年三月建成。隋文帝六次到此避暑。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加以修缮和扩建,改名为九成宫。以后,大宗曾五次到此,每次住半年左右。高宗时,改名为万年宫,后又复名九成宫。除此之外,王勃、卢照邻、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著名文豪均在这里写过咏颂麟游山水的诗篇,医学家孙思邈也在这里采过药。
九成宫遗址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台山,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一派青山绿水、明媚秀丽的风光。这里属于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近1100米,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
“九成”者,谓“九重”或“九层”之意,言其高大。武则天以后,九成宫逐渐荒芜,唐末毁于洪水。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多次勘探、发掘。
1991年6月,发掘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宫殿遗址,即九成宫第37号宫殿遗址。
九成宫内置禁苑、武库及宫寺,周垣1800步,范围包括今东北沟、梳妆台、水漫岭、天台寺到西北沟。东、西两沟之间有天台山,山上原有九龙殿,亦即排云殿,有柱础、石块、残砖、瓦及两尊土阙的遗迹。九龙殿东西两面的山崖壁上可见当日建筑的夯土层、石柱础等痕迹。殿下平地,有一18平方米的夯筑土台,名梳妆台。西面有唐代福昌院,又名天山寺。寺北山坡上有贞观六年所立的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礼泉铭”碑和唐高宗撰“万年宫铭”。
在九城宫遗址附近的官坪村,据载是唐宫百官府衙所在地,有马坊、南坊、西坊、北坊,可能是属御林军宿营地和牧马的地方。
大家看了九成宫的建筑,被这气势所压倒,如今九成宫的夜景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回到宾馆让人久久不能入睡,大脑好像已经游离现实,追想着隋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