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现象已经盛行了好多年了,开始是从手机的模仿开始,后来演变到音乐,文化产品,生活日用品,大凡有品牌的地方,随即就有了“山寨”现象,开始是在南方,后来这股风刮到了北方,开始在城市,后来到了农村,现在,“山寨”真正到了山寨,在很遥远的山寨上,让你眼花缭乱的“山寨”现象,让人不知是欣慰还是担心,真想不到“山寨”现象的迅猛发展,喜爱“山寨”的群体越来越大,“山寨”的草根性日趋显现,谁都不敢断言,这种现象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品牌届有的人士痛恨“山寨”文化现象;社会评论家有的表示“山寨”现象有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市场竞争;法律届有的权威人士呼吁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能侵权;热衷于“山寨”现象的人士更是表示“山寨”现象的实惠,时尚,搞笑。然而,在评说“山寨”产品的质量时,人们只是摇摇头,表示对“山寨”产品的信心不足。那么,试问一句,所谓模仿时尚,新奇搞笑的东西不中用,那是不是对资源的浪费,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新年将至,一台与央视一套春晚叫板的“山寨”网晚正在紧锣密鼓的选拔,排练。据说演出时间和中央电视台大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同时播出,报名者踊跃,参演着积极。选择表现,选择快乐是草根群体的想往,更何况是全中国的重大节日---大年三十演出,更能给人们带来欢乐,让人们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光彩, 让人们在新年又有了新感受,站在喜庆的角度,人们是欢迎的,然而,若站在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宏观角度,其效果不敢推断。
当然,人们企盼着新角色的闪亮登场,但愿不要冲撞他人利益,不要给本来就不阳光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