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
(读《伟大时代·深度解读价值投资》系列访谈读后感之十四)
《伟大时代》带给笔者的是价值投资主流与支流的思考。
思考主流与支流首先是站在普通投资者这一角度,哪种方法更易于普通投资者把握,更易于持久成功。目前主要有两种:低市盈率投资与永恒持股,前者以约翰·聂夫与早期巴菲特为代表,后者是巴罪特自购买喜诗糖果之后的主要做法。两种本无主次之分,且两种在投资中又时常交叉,低市盈率也讲企业质量,只是价格优先,永恒持股也讲合理价格,只是企业优先。但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还需二选一,不太可能同时用好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并非为了收益高低,而是哪种更适合、更简明、更安全。
先看低市盈率投资,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等待-再低估值买入-再高估值卖出,如此往复,而且并非同一标的企业,这需要宽且深的多个企业认知力、需要准确掌握低估高估之间边界、需要极好的耐心(特别是持币等待)、需要多次决策,适合普通投资者吗?
再看永恒持股,寻找伟大企业-等待合理价格-买入-持有,剩余的仅需关注企业日常经营动向,这就是永恒持股全部动作。永恒持股也是巴菲特最优选,这也解释了巴菲特为什么总是从买下全部角度去买企业,而非在意是否公开上市、是否有每天报价,看的只是企业未来竞争力及净利润,不是为了更好价格卖出而买进,是为了企业未来现金流而买进,这不正是巴菲特对旗下子公司的永恒持股吗?
有投资者认为永恒持股增值太慢,但拉长时间,只要是卓越公司,在收益上近乎无敌。伊利22年208倍,万科28年194倍,茅台17年133倍,泸州老窖24年124倍,格力22年105倍,20年间还有谁可以胜出上述收益?
有投资者认为这是过去,未来呢?投资这门功课始终需要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反思、自己去改进,没人可以告诉你哪个企业十年、二十年后情况,但只要能从理念上廓清主流,未来之路一定越走越顺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