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前的占座文化

(2011-01-12 00:39:32)
标签:

校园

文化

占座

大学

杂谈

教育

分类: 思维篇

考试前的占座文化
    清华园第四教学楼教室里,无处空座却几乎处处空座,占座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在大学校园里,每到期末考试,占座俨然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席卷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无论你是否有自习的打算,无论你是否有到教室自习的打算,无论你是否有到教室自习一整天的打算,占座的冲动,用书本占座的冲动,用书本占座一整天的冲动,总会使你蠢蠢欲动,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占座的队伍。期末考试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心理预期,教室的座位将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该出手时就出手,占得一席之地,以备不时之需。

这让我联想到市场上的物价炒作、囤积居奇。地价的上升让人们对房价的预期升高,于是出现了炒作房价、大量囤房;猪肉的减产让人们对肉价的预期升高,于是猪肉也成为炒作的对象;而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次口角,都可能让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升高,于是国际原油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在大学校园里,期末考试无疑成为大家对教室座位“价格”预期升高的催化剂。当然这里的“价格”不是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而是每个同学为占据座位而付出的平均代价。

如何才能在教室里占据一个有利的座位呢?对于大二以上的高年级同学来说,期末往往习惯用笔记本电脑看课件、赶论文,这样一来,靠近教室四周的座位以及墙上的电源插头就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为了早人一步争得有利地形,他们往往赶在天亮之前就被闹钟吵醒,匆匆赶往教室,插上笔记本电源占领或者用书本占领书桌,然后再回宿舍补觉或者干别的事儿。有时候他们一整天都没打算在教室里用电脑,但是出于占座的本能意识,也会玩“空座计”,书在座上而人在千里之外。

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学校不允许带笔记本电脑,期末复习往往拿教材和草稿反复演算。他们对座位要求不高,有一方属于自己的书桌就行。但是即便如此,对座位资源紧缺的预期心理,还是会激发起他们的占座意识。

在期末考试这一座位使用高峰期,座位供需矛盾的严重程度因不同学校而异。但毫无疑问的是,大量的书本或者其它物品,长时间占据本来属于人的座位,会大幅度地降低座位的利用率,加剧座位的紧缺。而座位紧缺的加剧又会反过来增强同学们的占座意识,使占座的行径更加恶劣、手段更加疯狂。

炒作到极致必然导致崩盘,股市如此,座位也不例外。偌大的教室几乎无处空座,却几乎处处空座。教室的大部分座位被物品所占据,而后来的同学往往失望地离开教学楼,转而到学校周边的餐厅、茶楼自习。这是一场“书吃人”的圈地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没有胜利者,即便成为占座的既得利益者,所付出的占座代价也居高不下:本来你可以睡个懒觉,却要被闹钟过早吵醒;本来你一整天用不着去教学楼,却放上物品、取回物品多跑两趟;本来你可以放心而悠闲地享受自习的乐趣,却因紧张兮兮而惬意散尽,只留下匆匆的背影。

为了打击占座之风,学校出台了规定,期末考试期间,物品留在书桌上一小时无人看管,就会被管理员收走,把书桌清理出来。然而实际上,占座如此普遍,管理员哪有这空闲去盯着一张张书桌。学校的官方努力在占座的民间意识大潮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我反对占座。作为高年级的本本一族,我原来需要靠近墙上电源的座位。后来买了一个线长十米的插线板,在教室的任何一个座位上都够得着电源,这样就降低了对座位的要求。尽管如此,到了教学楼以后,我每次还是要踏遍五六个教室,才能找到一个刚刚腾空的座位。不占座,我在付出自己的努力,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突破。

占座从来不是一流大学的标志,每个人通过占座为自己攫取知识的同时,更践踏着生而为人的基本原则。占座并不和谐,说明彼此缺乏相互理解和关爱,是低效率博弈的表现。占座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深处的痛,此痛何时能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