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孩子一起品《石头汤》

(2013-01-17 00:03:23)
标签:

育儿

亲子阅读

绘本

分类: 博古通今——越越书架

              http://s9/mw690/5c744836td36b80132608&690
    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真有点惊讶。虽然此书的作者是美国人,但是绘本的背景确是古代中国,整本书的风格都体现着我国水墨山水画的意境,运用墨的浓淡变化来展现色的层次变化。使图画渐进渐远恍若仙境般!

    更有趣的是,书中的三位主人公的名字是我们民间故事中常用的(阿)福(阿)禄(阿)寿,想想我们老一辈人的最好生活要求也无外乎这三点了。看来这位作者很了解我们的文化。呵呵

    咋看书名,当时有点好奇,石头汤又为何种汤呢?护封上的图画点出了我们的三个主人公和穿黄衣服的小女孩这个特殊人物及道具三颗石头,就这样带着猎奇心理正式的打开了这本书!我和越越开玩笑的说:“我们要打开锅盖了,开始品尝汤了!”越越满脸流露着按耐不住的喜悦,催促着我赶快翻页。我按住他的小手,告诉他可不能着急,汤要慢慢偿,书也慢慢品。

http://s10/mw690/5c744836td36b832ca049&690
    我们打开了蝴蝶页,一幅水墨画传递出空灵的韵味,当书再翻过扉页,看到正文第一页时,又是一副跨页的大水墨画,三个和尚登山而行,刚才在蝴蝶页似与不似之间的长城背景这回依稀可见。画面中的长城蜿蜒绵延,我告诉越越这就是北京的长城,越越指着渐淡的远景说:“妈妈,你看,远处的山越来越看不清楚,都被云雾给遮挡住了!”听到越越第一次正式欣赏水墨画就这样给力,我很是在他的小脸上亲了几下。

http://s13/mw690/5c744836td36b84de7dcc&690
    接下来就进入了故事,当书翻到第七页时有一个跨页,越越看到城门上的门楣建筑时惊呼:“妈妈,你看那个好像是一个人在生气一样!”我顺着越越的手指看过去,确实看到那个正方形的建筑的两个镂空佷似眼睛。整体的表情感觉充满了惊讶、不安等味道。真的是绘本处处充满细节和惊喜等着认真的人去发现和探寻。

     故事就这样从三个和尚踏进城门正式开始了,穿着亮黄色衣服的小女孩似乎成了这个故事的线,穿着整个故事一直展开展开到结尾。

      从人们不开门迎接和尚的景象与从三个石头开始,大家一点点拿出自己家的食物来煮汤,到最后大家一片欢腾热闹的如节日般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从人们怀疑、冷漠到结尾人们明白分享使人更加富足。一个简单的富有禅意的故事结束了。

     http://s6/mw690/5c744836td36b86b217c5&690

http://s6/mw690/5c744836td36b86bb68e5&690

http://s3/mw690/5c744836td36b86ca66b2&690

http://s5/mw690/5c744836td36b86d8d5f4&690
     再说说这本书的细节,看到有书评说这三个石头摆放的很有禅意,说如静坐的佛,我仔细的研究了许久,发现石头的影子形似佛祖,书评还说,和尚在大锅中搅拌时画的是圆,如同化缘。认真想了许多,却也合乎情理。禅意十足!我看到扉页上,三个石头摆在一个精细瓷碗边上,格局摆放的很是讲究,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充满禅意的。还有从封面到结尾一路出现的小黑猫,每次都参与其中,似乎在观察着这一切,鉴证着人们的变化!封面上的小女孩的低头双手下垂,在结尾的版权页上,小女孩的双臂打开,是不是也是在暗示一种如何从自我设限到圆融应对的人生哲学呢!

     按照我国的古话,聚散终有时,三个和尚选在杨柳新绿的初春离开,作者说他是有意选择的杨柳,因为在我国古代杨柳是离别的标志。绘本中作者还特别意旨的刻画了很多中国元素:颜色、长城、飞檐、秀才、郎中、服饰、灯笼、长辫子、琵琶、二胡、皮影戏……因为越越以前看过皮影戏,这回在绘本里久别重逢,越越是喜不胜收啊!

     第一次和越越读完书后,越越自言自语的说:“呵呵,石头汤,好奇怪的石头汤。”当然,以他这么小小年纪,读不出作者想告诉人们通过分享带来快乐和幸福,但是对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科普。

    经过数次的阅读后,越越突然说:“妈妈,我将来也会煮一锅石头汤,我要放好多好多食物在里面,让大家来品尝。”

    听到这里,我笑着抱起越越,想想我们一起分享绘本,分享阅读,分享心情也是一种分享,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