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盼到越越入园了,今年据说上海市是入园高峰,越越即将就读的幼儿园这次报名的有260个左右小孩子,实际只收90个名额(三个班)。怀着忐忑的心等待着入园通知书,收到了入园通知书还没高兴几天,就接到幼儿园的电话,下周来家访。就在这时我和越越爸爸却纠结了!
因为小区内其他已入园的妈妈问我:“要送多少钱?”
“嗯……?”我顿时猛然惊醒般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为之前偶尔会听到只言片语相关的事情,然后开始不停多方打听了解这其中的相关事项。
据说幼儿园一个班两个老师一个阿姨,都要照顾到,每人每次一般起步按照500元算,如果是市级示范园好像是按千起算的,而且是直接送到班级的,此次家访只是见面礼,以后的逢年过节这个礼钱都是不可少的。
刚入园的孩子,还不是很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果送钱了就会得到点特殊的关注,比如老师会帮孩子喂两口饭或督促一下孩子。如果没有送钱的,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吃完饭,阿姨就会将饭菜全部倒掉,如果没有吃饭完的孩子就没有水果吃……哦,想想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中午那顿饭有多重要呀!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玩好、吃好、睡好呀。
此外还得知我们小区比越越大一岁的孩子们,小班的第二学期就开始每周末去班主任老师家补课,内容有英语、语文、数学。如果不去补课,那么孩子每天回去的作业就没有办法做,因为幼儿园小班的下半年就开始留作业了,作业的内容是认字、英语、还有画几何图等。同时补习班是班主任开办的,孩子家长都得要捧老师的场,不然结果可想而知了。
幼儿园的三四岁孩子还是个稚嫩无邪的小孩童,每天要靠给老师送钱才能获得应有的照顾、每天回去要附在桌子上写作业,每周末要背着书包去补课,这该是什么景象?
每天看着新闻,大家不断的关注教育问题,不断的要求减压,可是这压怎么反而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呢?
家长们怨声载道,可是能改变什么吗?不是该给钱的还是给钱吗?但孩子的童年谁该负责?郁闷呀,入园如此让人纠结!
附:越爸坚决反对这种不良风气,但是这种氛围下,不花钱怎么能够保证孩子基本的幼儿园的生活呢,如果花钱了,我不也是助长此风气吗?纠结、郁闷呀!
加载中,请稍候......